[发明专利]管状表面布线电路导电图案智能曝光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8214.2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1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许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20 | 分类号: | G03F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 表面 布线 电路 导电 图案 智能 曝光 系统 | ||
1.一种管状表面布线电路导电图案智能曝光系统,包括,嵌入智能控制系统、曝光光源系统、对流排风系统、整机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电连接人机交互系统的曝光光源系统设置在四周内壁采用反射钢板的箱体内,人机交互系统通过可编程主控单元(5)电连接一组通过固态继电器分别进行控制的长弧氙灯(3),长弧氙灯(3)顺序排列在上层板面中部,每盏长弧氙灯通过智能曝光系统的可编程主控单元相连位于曝光光源系统下方箱体内侧板上的温度照度传感器(15),可编程主控单元对每盏长弧氙灯开启与关闭进行程序控制,智能控制曝光传感器进行曝光;夹持各种长短曝光传感器的机械顶紧装置(7)平行排列在曝光光源系统下方箱体曝光层上,每个曝光传感器通过左、右顶尖夹持,由可编程主控单元控制的驱动装置(6)对其中一组定顶尖进行驱动,每组定顶尖之间通过齿轮(20)传递力矩,带动曝光传感器旋转,沿着平行排列的导轨(14)自由移动进行曝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表面布线电路导电图案智能曝光系统,其特征在于:箱体(1)共分为三层,上层放置曝光系统可编程主控单元(5)的主要部件;光源系统安装在中层空间,中层高度距离为439㎜的空间为曝光箱的曝光区域,反光罩(9)安装在箱体(1)上中层的上部,四盏长弧氙灯(3)通过固定夹持装置安装在反光罩(9)中,箱体(1)中层下侧设有装夹曝光传感器的机械顶紧装置(7)、导轨(14)、驱动曝光传感器旋转的驱动装置(6)和温度照度传感器(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表面布线电路导电图案智能曝光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反光灯罩(9)内的光源沿一条直线安装,灯管放置在反光灯罩(9)抛物线焦点,反光灯罩(9)灯罩开口宽度与工件摆放的最大宽度相同。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表面布线电路导电图案智能曝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对流排风系统系统选用了七个排风风扇(2),分别安装在曝光箱体的两端、顶端及后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表面布线电路导电图案智能曝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机械顶紧装置(7)的夹持装置对传感器的固定方式采用两个锥形的顶尖,分别称为左顶尖(21)和右顶尖(22),左顶尖(21)为定顶尖,右顶尖(22)为动顶尖,这两个顶尖分别固定在管状曝光传感器的两端起到固定的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状表面布线电路导电图案智能曝光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顶尖固联在导轨(14)的两端,左顶尖固定安装在导轨(14)上,右顶尖(22)通过支撑座体上连接的滑轮(23)可沿导轨(14)左右移动,并且在移动到适当的位置由支撑座体上的锁紧螺栓(26)锁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表面布线电路导电图案智能曝光系统,其特征在于:直流电机的工作受可编程主控单元控制,可编程主控单元采用微型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μPAC系列,作为智能曝光系统主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表面布线电路导电图案智能曝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围绕主控制器电连接的长弧氙灯、电机、接触器、显示器、蜂鸣器、模拟量采集模块i-7017RC和电连接模拟量采集模块i-7017RC照度变送器及两个温度变送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表面布线电路导电图案智能曝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曝光光源利用四个固态继电器分别进行控制,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的四个继电器占用四个数字输出口,控制光源的固态继电器有四个引脚,两个为控制输入脚,为弱电通电端,其余两个为输出脚,为强电通电端,两输出脚作为光源的开关与光源系统进行连接,输入脚一端接24V电源,另一端接主控制器的数字输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表面布线电路导电图案智能曝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十组左右顶尖配合导轨(14),并排固联在主体箱体的曝光层空间中,驱动装置(6)对其中一组进行驱动,每组顶尖之间通过齿轮(20)传递力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82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