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咖啡果皮甜饮料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68182.6 申请日: 2012-11-19
公开(公告)号: CN103815505A 公开(公告)日: 2014-05-28
发明(设计)人: 傅琳 申请(专利权)人: 傅琳
主分类号: A23L2/38 分类号: A23L2/38;A23L2/84;A23L1/29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16000 辽宁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咖啡 果皮 饮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饮料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天然酵母菌与咖啡果皮及甜菊糖苷协同作用,发酵而成的饮料,即咖啡果皮甜饮料。

背景技术

如今的中国人正在不断地受到国外文化的冲击,近年来,咖啡消费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有数据表明,中国的咖啡消费消费量正逐年上升。中国即将成为一个咖啡消费大国。实际上,世界范围内,只有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带状地区,才广泛种植咖啡树。不同地区种植出来的咖啡具有不同的风味——一个国家独有的土壤、气候条件和种植方式使得该国出产的咖啡具有独一无二的风味。咖啡豆在中国的产地有云南、海南、台湾。我国内地最早的咖啡种植则始于云南,云南出产的咖啡豆是阿拉比卡种,而海南出产的咖啡豆基本以罗布斯塔种为主,台湾主要种植的咖啡豆树品种也是阿拉比卡种。

咖啡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开白色的小花,结绿色的果实,一直到成熟时才转为红色。...未成熟咖啡果实为绿色。咖啡的果实是由外皮、果肉、内果皮、银皮,和被上述几层包在最里面的种子(咖啡豆)所形成,种子位于果实中心部分,咖啡树是热带性植物,大多种植在标高为300—400米的地区,也有在2000—2500米的高地栽培,种植在1500米以上的山坡者品质较好。咖啡树最适合生长在平均温度为20℃左右,年降水量为1500—2000厘米,土壤透水性强,日照适宜的环境里。咖啡豆播种后3—5年开始结果,5—20年为采收期,一棵咖啡树每年结果3—5千克咖啡果。咖啡果的皮非常厚,味微苦。而果皮下面的果核却是甜的。果核的里层,是对种子起保护作用的薄膜。该层薄膜很像保护膜。去掉这一层膜,你就会看到绿色的咖啡豆——通常为两粒。将咖啡豆洗净之后,就可以进行烘焙了。咖啡豆的精制加工约有粗加工、分离、分类、发酵、干燥、去壳、抛光、分等,等8道工序。也就是说平均而言,一株咖啡树每年所产的咖啡果只够烘焙出0.5公斤的咖啡粉。而作为咖啡豆种子以外的部份,往往被人们认为几乎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咖啡加工的副产品如咖啡果皮,约占成熟鲜果的43~50%。可见,每年都有大量的咖啡果皮的资源被浪费掉。为了利用由全球巨大的咖啡消费市场带来的咖啡果皮的资源浪费,本发明利用咖啡果皮制备一种新型的咖啡果皮饮品。

甜菊糖苷是一种从甜味菊茎叶中提取的天然甜味剂其主要成分为甜菊糖苷甙,它是一种高甜度、低热值的非发酵性的天然甜味剂。其甜度为蔗糖的200-300倍,热量只有蔗糖的1/300,凡是能用蔗糖的地方都能应用甜菊糖苷。与蔗糖、葡萄糖等天然甜味剂,甜密素、阿斯巴甜等化学合成甜味剂相比,甜菊糖苷具有热量低、甜度高、味质好、耐高温、稳定性好等特点,对人体安全无毒,由于它具有耐热、稳定、防腐等性能,所以加到食品中,不易变性、变质,对酸碱度要求不严,保存期长,不会结块、褐变。因此,可以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甜菊糖苷是目前世界已发现并经我国卫生部、轻工业部批准使用的最接近蔗糖口味的天然低热值甜味剂,被国际上誉为“世界第三蔗糖”。

甜菊叶原产地于南美,我国于1976年开始由南京中山植物园、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先后从日本引进甜叶菊试种成功。80年代初向全国各地推广种植,生产的甜叶菊主要出口日本。目前在江苏、福建、山东、新疆、河南、安徽等地都有大量种植,总面积达100万亩以上,已成为世界上种植甜叶菊面积最多的国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旨在利用天然酵母菌与咖啡果皮及甜菊糖苷协同作用,发酵而成的饮料,并加入淀粉酶以调节风味。其中,本发明所述终产品中的醇类、酯类、有机酸类、碳基化合物等成分由酵母发酵而形成;淀粉酶通过对风味前提物的水解作用等方面的影响,增强了饮料的风味。

以下对本发明的操作步骤做以详细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咖啡果皮甜饮料的方法,其操作步骤包括:

①原料的制备

b.咖啡液的制备:

取咖啡果皮反复清洗干净,按照每10kg咖啡果皮加100~150L的蒸馏水的比例浸泡1~5h;取出咖啡果皮后晾干,再粉碎成浆后灭菌,以4000r/min离心15~25min,取上清液备用;

b.甜叶菊水提液的制备:

用蒸馏水提取甜叶菊中的甜菊糖苷,以料水比为1∶100~500,浸提时间为1~5h,浸提温度为50~70℃条件下溶解,待浸提液冷却后,过滤去除不溶性固体,取滤过液,浓缩备用;

c.将步骤a中的上清液与获得的甜叶菊水提液以1~5:1的体积比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再于40℃水浴、搅拌1h;加热灭菌,并浓缩,使得产物中的糖度为20~40°Bx;

②发酵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琳,未经傅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81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