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免纤维蛋白原降解的溶血栓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66281.0 申请日: 2012-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3330706A 公开(公告)日: 2013-10-02
发明(设计)人: 吴文惠;严婷;苏同伟;孔婷;陈佳捷;包斌;朱全刚;朱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407 分类号: A61K31/407;A61K47/04;A61K9/08;A61P7/02
代理公司: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代理人: 吕伴
地址: 201306 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避免 纤维蛋白原 降解 溶血 液体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免纤维蛋白原降解的溶血栓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栓是指人体内血液成分(凝血因子、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在血管或心脏内形成的凝块,栓塞是指在心脏或血管内形成的血栓全部或部分脱落,随血液流向远端而堵塞血管腔。血栓和栓塞等血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它涉及到血液和循环系统的疾病,其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对血栓病研究的深入,寻找和研制效果好、副作用小的血栓治疗药物是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核心内容。

人体血液中的纤溶系统担负着溶解血栓的作用,在血液循环中主要是防止纤维蛋白过度形成。溶栓药物将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纤溶酶降解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血栓溶解而消除血栓症。

目前临床应用的纤溶药物有两大类,其中一大类是纤维蛋白非特异性溶栓药物如链激酶和尿激酶等,它们在溶解纤维蛋白的同时也降解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导致出血危险性。另一大类是纤维蛋白特异性溶栓药物,主要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为代表,主要作用于血栓局部的纤维蛋白-纤溶酶原复合物,纤溶酶原被转变成溶解血栓的纤溶酶而溶解血栓,但也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出血危险性。

近年来,随着纤溶作用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针对溶血栓药物导致出血危险性的副作用,提出了通过小分子化合物激活血液中存在的纤溶酶原激活剂而作用于体内的纤溶系统溶解血栓的新理论。其中,吴文惠等从海洋微生物长孢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longispora FG216)的代谢产物中发现了一种结构式1的新型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1(Fungi fibrinolytic Compound 1)【吴文惠等.一种吡喃并异吲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174226.5,2010.5.14】,初步药效学与毒理学研究表明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血栓化合物,可通过静脉注射达到优良的溶血栓效果。进一步的药理学研究表明,小分子化合物FGFC1在溶解血栓同时还可克服目前溶血栓药物由于降解血液中纤维蛋白原而引起的出血危险性,是一种能避免纤维蛋白原降解的溶血栓药物。

FGFC1为淡黄色粉末状,具有难溶于水,其水溶液遇强光、强酸、强碱、氧化剂等均不稳定,有效期较短的性质。在体外溶栓体系中研究中表明,随着FGFC1浓度的增加,其对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体外溶血栓相对活性明显增强。

FGFC1的制备方法描述为下述的内容。

(1)菌株Stachybotrys longispora FG216(CCTCC NO:M2012272,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经种子培养、发酵培养、甲醇提取、HPLC分离(即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冷冻干燥步骤而得到FGFC1。

(2)所述种子培养步骤:接种斜面菌株FG216的种子培养基是改良的查氏培养基,该培养基每1000ml人工海水中含有蔗糖50g、硝酸钠3g、磷酸氢二钾0.1g、硫酸镁0.5g、氯化钾0.5g、酵母提取物1g、氯化钴0.0025g、硫酸亚铁0.015g、氯化钙0.0065g,pH 5.8经灭菌后使用。每1000ml人工海水含有氯化钠24.72g、氯化钾0.67g、氯化钙1.36g、氯化镁4.66g、硫酸镁6.29g、碳酸氢钠0.18g。

(3)所述发酵培养步骤:上述FG216种子培养液按照1-5%的接种量分别接种于含有改良的查氏培养基的三角瓶,在25-30℃、180-240r·min-1的恒温摇床上培养4天后,添加培养基体积1%重量的鸟氨酸,培养24小时后,完成发酵培养。

(4)所述甲醇提取步骤:培养结束后,三角瓶中加入等体积的甲醇,超声5-15min,在转速10000rpm条件下离心10-15min,弃除沉淀,上清液40-60℃条件下减压蒸馏蒸干,浓缩物真空干燥8-12h,干固物溶于少量甲醇,过滤弃除沉淀,收集上清液,再减压浓缩真空干燥,所得干固物既为含有FGFC1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提取物。

(5)所述HPLC分离步骤:上述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提取物溶于甲醇,溶解后的溶液在流动相甲醇和0.05M乙酸铵(70-85∶30-15)、流速8-10ml/min、检测波长265nm的条件下被色谱柱Sepax HP-C18柱(21.2mm×250mm,10μm)分离出FGFC1。

(6)所述冷冻干燥步骤:分离化合物的洗脱峰部分在50-60℃被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经冷冻干燥后得到纯度为98%以上的FGFC1。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62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