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升降高支架台车及桥梁隔跨成形整跨纵移安装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5701.3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2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吴欣之;陈晓明;黄毅;冯琰;胡怡;吴昊;李荣生;张文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苏州大方特种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支架 台车 桥梁 成形 整跨纵移 安装 工艺 | ||
1.一种可升降高支架台车,用于钢叠合梁隔跨组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载重运输模块、分载梁、液压顶升系统、竖向支撑系统和稳定支撑系统,所述分载梁设置于所述载重运输模块上,所述液压顶升系统设置于所述分载梁上,所述竖向支撑系统设置于所述液压顶升系统上,所述载重运输模块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液压顶升系统用于带动所述竖向支撑系统沿竖向移动,所述稳定支撑系统用于增加所述竖向支撑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升降高支架台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球铰支座,所述球铰支座设置于所述竖向支撑系统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升降高支架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系统包括钢管活络段和钢管固定段,所述钢管活络段设置于所述液压顶升系统上,所述钢管固定段通过所述稳定支撑系统设置于所述钢管活络段上,所述钢管活络段包括若干钢管节段和若干抱箍,所述若干钢管节段通过所述若干抱箍连接,并组成所述钢管活络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升降高支架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顶升系统包括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设置于所述载重运输模块上,所述液压千斤顶与所述抱箍组成组合以提升或降下所述竖向支撑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升降高支架台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拉索,所述柔性拉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稳定支撑系统及所述球铰支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升降高支架台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挂油缸,所示悬挂油缸设置于所述载重运输模块的底部。
7.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可升降高支架台车的桥梁隔跨成形整跨纵移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将大型起重设备停在需装配钢叠合梁位置的相邻桥面旁;
步骤二:控制大型起重设备将一段钢叠合梁起吊至相邻桥面;
步骤三:在桥面上移动钢叠合梁,空出地方控制大型起重设备吊装另一段钢叠合梁;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直至所需装配的钢叠合梁全部吊装完毕,组成一个钢叠合梁段;
步骤五:将所述一架可升降高支架台车移动到相邻桥墩处;
步骤六:移动组装好的钢叠合梁段的一端移动至该可升降高支架台车上;
步骤七:驱动可升降高支架台车带动钢叠合梁段移动一段距离后,另一架可升降高支架台车采用与上一架可升降高支架台车相同的方式进行就位;
步骤八:重复步骤七直至所需装配的钢叠合梁全部移动到所有的可升降高支架台车上,使所有的可升降高支架台车所受压力均匀;
步骤九:控制所有的可升降高支架台车移动到指定位置,并下降、卸载钢叠合梁段,最后将钢叠合梁段与相邻桥面及桥墩拼接、焊接在一起,完成这一段钢叠合梁段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苏州大方特种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苏州大方特种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57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抑制温漂的有创血压采集电路
- 下一篇: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