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LED光源散热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3976.3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3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宁军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黄美成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雨***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led 光源 散热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LED光源散热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LED灯具的发展,全球照明大厂家都先后加入LED灯具及市场开发推广中,美日欧及中国台湾省均推出了半导体照明计划,我国也不例外,并加大了室内外LED灯具开发推广。但是,LED在实际运用中有一个很大的难题,那就是散热问题,散热问题一直是LED应用中的瓶颈,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难以达到LED标准和器件标准,也是世界性的难题。高功率LED灯在照明领域的应用才开始,室内室外产品有很多,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归根到底还是针对散热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现在市面上使用的高功率灯具产品,都是由小块铝极板和单个高功率芯片封装好,和/或将铝极板与多个高功率芯片封装好(称为单个和多个光源源模块)。将这些模块分别安装在不同的散热结构(散热器)上,再放到不同的灯具上,光源模块在安装散热结构(散热器)时,接触处存在空隙,通常的技术是采用导热银胶和涂抹导热膏的办法来填充该空隙,但是光源模块和散热结构散热器之间还是有一定的热阻,具有较大的温差,还不能完全解决导热问题,就导致LED不能达到较大的功率值,使得LED的亮度和光电转换率太低。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一体式LED光源散热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式LED光源散热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一体式LED光源散热器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一体式散热结构,散热效率高、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一体式LED光源散热器件,采用基座和散热体的组合式结构,所述的组合式结构为嵌套结构或双层叠置结构;
所述的嵌套结构是指基座在内圈,散热体在外圈;
所述的双层叠置结构是指散热体设置在基座的背面;
所述的基座由粒径不同的两种粉末和二氧化硅溶胶制成;
所述的散热体由粒径不同的两种粉末、环氧树脂和造孔剂制成;所述的散热体中具有由造孔剂形成的散热微孔;
所述的粉末为碳化硅粉末、陶瓷纤维和陶瓷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基座的前端设有LED芯片或CPU光源,散热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出线孔。
散热体或基座上设有至少2个安装孔【用于将一体式LED光源散热器件固定在其他部件上】。
在散热基座内部设有电子线路,该电子线路与所述的LED芯片或CPU光源电连接。
所述的散热体为圆柱形、长方体、立方体、圆台形或方台形。
在基座内预置有印刷线路板,所述的印刷线路板的结构为:在印刷线路板的周边印刷有线路板正极和线路板负极,印刷线路板的中部设有多排互不相连的导电铜箔,多个LED芯片焊接在相邻的两排导电铜箔之间,或者焊接在电极与导电铜箔之间;形成多个LED芯片的串联-并联阵列,即形成一个光源模块。
在散热体背面或侧面设有散热柱或散热翅片。
一种一体式LED光源散热器件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3种方法的任一种方法:
方法1:
步骤1:制备基座;
准备细度为100-240目的材料A、细度为60-90目的材料B和二氧化硅溶胶;材料A为碳化硅粉末、陶瓷纤维和陶瓷颗粒中的至少一种;材料B为碳化硅粉末;
材料A和材料B的质量比为(1~3):1;
二氧化硅溶胶的质量为材料A和材料B总质量的15-30%;
在第一预制件模具涂布脱模剂,将印刷线路板、铝基板、PC板、陶瓷杯或紫铜板放入第一预制件模具内;使用二氧化硅溶胶将材料A和材料B混合均匀作为压铸原料进行压铸,压铸成型后脱模;压力范围150-300牛;脱模后干燥,干燥后,即完成基座的制备;
步骤2:打磨及封装:
对于基座中具有印刷线路板的情况,将基座的安装有印刷线路板的区域打磨,使得线路板上的铜箔显露,再显露线路板上焊接LED芯片;并灌胶封装;
对于基座中具有铝基板、PC板、陶瓷杯或紫铜板的情况,直接焊接LED芯片;并灌胶封装;
步骤3:制备散热体;
准备细度为30-80目的材料C、细度为14-100目的材料D、环氧树脂和造孔剂;材料C为碳化硅粉末、陶瓷纤维和陶瓷颗粒中的至少一种;材料D为碳化硅粉末;
材料C和材料D的质量比(1~3):1;
环氧树脂为材料C和材料D总质量的10-20%;造孔剂为材料C和材料D总质量的3-20%;
将材料C、材料D、环氧树脂以及造孔剂混合均匀成为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宁军,未经王宁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39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