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硅负载杂多酸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3230.2 | 申请日: | 2012-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1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君;龚树文;李永新;崔庆新;尹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18 | 分类号: | B01J31/18;C07C205/22;C07C20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5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硅 负载 杂多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领域,更具体的讲,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硅负载杂多酸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得二氧化硅负载杂多酸铯催化剂可用于高选择性制备邻硝基苯酚。
背景技术
邻硝基苯酚可用于医药、染料、橡胶助剂和感光材料的中间体,也可用作单色pH值指示剂,因此邻硝基苯酚的制备就显的非常重要。目前邻硝基苯酚的生产工艺较为成熟,但是,各种工艺均存在一些缺陷。传统的方法是以硝酸为硝化剂,将苯酚硝化,但该方法邻硝基苯酚的选择性差,产物是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混合物,再经蒸馏、冷却、结晶,分离得到邻硝基苯酚,该方法因浓硝酸具有氧化性,将苯酚氧化为醌类化合物,导致邻硝基苯酚产率较低。另外以邻硝基氯苯为原料,与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水解反应,再经硫酸酸化、冷却、结晶,分离可制备得到邻硝基苯酚,该方法用到碱液和酸处理,造成环境污染。还可以以邻硝基苯甲醚来生产邻硝基苯酚,但是该方法存在邻硝基苯酚含量很难超过95%、邻硝基苯甲醚难以回收利用、生产废水处理难度大以及能耗偏高等缺陷。
邻硝基苯酚的制备往往需要二氧化硅负载杂多酸铯催化剂,但现有的二氧化硅负载杂多酸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多存在产率低、工艺复杂、环境不友好、催化效率低等缺陷,所得的二氧化硅负载杂多酸铯催化剂多不能重复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二氧化硅负载杂多酸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二氧化硅负载杂多酸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创新性体现在,步骤如下:
(1)将杂多酸溶于去离子水中,得杂多酸水溶液并加热;
(2)取碳酸铯溶于去离子水中,得碳酸铯水溶液;
(3)将碳酸铯水溶液滴加到杂多酸水溶液中,搅拌反应得杂多酸铯悬浮液;
(4)取硅酸乙酯,按体积比硅酸乙酯:乙醇:水=1:1-6:1-6配成硅酸乙酯醇水溶液并加热;
(5)将杂多酸铯悬浮液搅拌滴加到硅酸乙酯醇水溶液中,加热至凝胶出现,陈化干燥即得二氧化硅负载杂多酸铯催化剂。
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1)所述杂多酸是具有Keggin结构的由杂原子P和多原子Mo、W、V通过氧原子桥联配位所形成的含氧多酸,分子式为H3+xPM12-xVxO40,其中M为Mo或W,x为1、2或3。更加优选的是,所述杂多酸是磷钨酸、磷钼酸、磷钼钒酸或磷钨钒酸。
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1)所述加热是在40~60℃加热10~60min(优选在50℃加热30min)。
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3)所述搅拌反应是在温度在40~60℃下搅拌反应1~6h(优选在温度在50℃下搅拌反应5h)。
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4)所述加热是在60~90℃下加热10~60min(优选在70℃下加热30min)。
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5)所述加热是在60~90℃(优选70℃)加热。
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5)所述陈化时间为10~36h(优选24h)。
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5)所述干燥是在80~130℃下干燥(优选120℃)。
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所述二氧化硅负载杂多酸铯催化剂是二氧化硅负载1~40%重的杂多酸铯(优选10-30%,更优选25%)。
本发明所述二氧化硅负载杂多酸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一种具体的方案是:杂多酸溶于去离子水,40~60℃加热10~60min,然后滴加入碳酸铯的去离子水溶液,搅拌反应1~6h,得杂多酸铯的悬浮液;将硅酸乙酯按体积比为硅酸乙酯:乙醇:水=1:1~6:1~6(优选1:2:2)配成溶液,在60~90℃下加热,加热10~60min;将杂多酸铯悬浮液搅拌滴加到硅酸乙酯的醇水溶液,继续在60~90℃加热,直至凝胶出现,陈化10~36h后,于80~130℃下干燥,干燥后即可使用,调整硅酸乙酯的用量,可以得到不同杂多酸铯负载量的催化剂,负载量以铯盐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计。
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硅负载杂多酸铯催化剂可用于制备邻硝基苯酚,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大学,未经聊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32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