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龙果酸奶在审
| 申请号: | 201210460256.1 | 申请日: | 2012-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8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邹金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金娥 |
| 主分类号: | A23C9/133 | 分类号: | A23C9/133;A23C9/13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龙果 酸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乳制品领域,涉及一种酸奶,尤其涉及一种火龙果酸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Pitaya),本名青龙果、红龙果,原产于中美洲热带。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火龙果树为仙人掌科的三角柱属植物,原产于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属典型的热带植物。火龙果是一种由南洋引入台湾,再由台湾改良引进海南省及大陆南部广西、广东等地栽培的植物。火龙果因其外表肉质鳞片似蛟龙外鳞而得名。当光洁而巨大的花朵绽放时,飘香四溢,盆栽观赏使人有吉祥之感,所以也称“吉祥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火龙果为原料的酸奶,不但具有火龙果独特的风味,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龙果酸奶,以火龙果、白糖、纯牛奶、发酵菌及增稠剂为原料,经发酵而成;其中,所述发酵菌为嗜热链球菌、双歧杆菌、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组成的混合发酵菌。
本发明所述原料按以下质量份组成:
普通酸奶发酵菌均适用于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发酵菌为按质量比嗜热链球菌、双歧杆菌、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1~4):(1~4):(1~4):(1~4);所述发酵条件为35~45℃,恒温发酵3~5小时;发酵完成后冷却至5~7℃,后熟12小时。
常用的食品增稠剂均适用于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增稠剂为β-环状糊精、海藻酸钠、卡拉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火龙果为新鲜火龙果洗净、去皮后切块,直接备用或制成果浆备用。
每一百克火龙果果肉中,含水分83.75克、灰分0.34克、粗脂肪0.17克、粗蛋白0.62克、粗纤维1.21克、碳水化合物13.91克、热量59.65千卡、膳食纤维1.62克、维生素C5.22毫克、果糖2.83克、葡萄糖7.83克、钙6.3-8.8毫克、磷30.2~36.1毫克、铁0.55~0.65毫克和大量花青素、水溶性膳食蛋白、植物白蛋白等。火龙果性甘平,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C、铁、磷、镁、钾等。
现代科学研究分析成果表明,火龙果确实具备诸多对人类有益的成份,还有更多促进健康、美容、防病强身的元素。火龙果中花青素含量较高。花青素是一种效用明显的抗氧化剂,它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衰老的作用,还具有抑制脑细胞变性,预防痴呆症的作用。火龙果中还富含一般蔬果中较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这种有活性的白蛋白会自动与人体内的重金属离子结合,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从而起解毒的作用。此外,白蛋白对胃壁还有保护作用。火龙果富含维生素c,可以消除氧自由基,具有美白皮肤的作用。火龙果是一种低能量、高纤维的水果,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非常丰富,因此具有减肥、降低胆固醇、润肠、预防大肠癌等功效。火龙果中含铁元素量比一般水果要高。铁元素是制造血红蛋白及其他含铁物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在发酵培养的过程中保留了火龙果的独特甜香;
(2)酸奶中保留了火龙果里的大部分营养物质,如花青素、植物性白蛋白、水溶性膳食纤维以及铁元素,提高了酸奶的营养价值,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3)本发明提供的酸奶没有加入防腐剂,绿色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火龙果酸奶,以火龙果、白糖、纯牛奶、发酵菌及增稠剂为原料,经发酵而成;所述原料按以下质量份组成:
其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酵菌为嗜热链球菌、双歧杆菌、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按质量比1:1:1:1的混合菌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酵条件为45℃,恒温发酵3小时;发酵完成后冷却至5~7℃,后熟12小时。
本实施例中,所述增稠剂为β-环状糊精、海藻酸钠、卡拉胶的组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火龙果为新鲜火龙果洗净、去皮后切块,直接备用。
实施例2
一种火龙果酸奶,以火龙果、白糖、纯牛奶、发酵菌及增稠剂为原料,经发酵而成;所述原料按以下质量份组成: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金娥,未经邹金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02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