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灵活交连减振器及交连悬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9192.3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7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郭孔辉;杨业海;郭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08 | 分类号: | F16F9/08;F16F9/34;F16F9/32;F16F9/36;B60G21/06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石岱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灵活 减振器 悬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悬架上的减振器及悬架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根据车辆行驶工况而灵活改变交连方式的减振器及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对悬架性能的需求会随行驶工况的改变而改变,例如在汽车转向时,希望悬架硬一些,以防止车身产生较大的侧倾运动,提高行驶安全性;在汽车通过不平路面时,希望悬架能尽量多地过滤掉地面的不平激励,减少传递至车身的振动,提高行驶舒适性;在维修汽车时,希望零部件拆装方便,拆卸一个零部件尽可能少地牵涉其它零部件。
传统悬架在装车后结构形式一成不变,而汽车的行驶工况千变万化,以单一的悬架结构去应对多变的行驶工况,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如果悬架结构形式能随着行驶工况的变化而改变,就可以使悬架最大程度地满足整车的性能需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灵活交连的减振器结构,并且提供了一种交连形式随行驶工况灵活变化的交连悬架系统,最大程度地解决了车辆的各种行驶工况对悬架性能需求的矛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可以随汽车行驶工况而灵活改变交连形式的减振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减振器包括上吊耳、下吊耳、内筒、外筒、活塞、活塞杆、阻尼阀块、导向器和导套,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上端盖、下端盖、气囊和气囊盖,所述上端盖、内筒、外筒和下端盖构成减振器的缸筒,其中上端盖设置在外筒上端,下端盖设置在外筒的下端,在外筒的内部、还设置一个与外筒同轴安装的内筒,阻尼阀块设置在内筒的上端,连有活塞杆的活塞设置在内筒内部,在内筒的下端活塞杆的外面设置有导向器,导套设置在活塞杆和导向器之间;所述外筒的外面、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还设置有气囊和气囊盖;所述的上端盖上带有上连接口和下连接口两个连接口。
所述的阻尼阀块是由阀体,通过紧固螺母、垫片和紧固螺栓固定在阀体下面的阀片构成,其中阀体上设置有多个油液通孔。
所述的内筒的下面带有内筒阻尼孔,外筒的中部带有外筒阻尼孔。
所述的活塞和活塞杆之间通过活塞紧固螺母固定,在活塞杆和导向器之间设置有活塞杆密封圈和防尘圈,在导向器和外筒之间设置有外筒密封圈,在导向器和下端盖之间设置有导向器垫片。
至少四个所述减振器通过与连接管路F和控制阀块E连接构成可灵活改变交连方式的交连悬架系统。
本发明使用时采用四个减振器、连接管路及控制阀块,通过改变各减振器上、下连接口之间的连接方式便可以使悬架具有不同的性能,以解决不同行驶工况对悬架性能需求的矛盾。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通过简单可行的结构使整车的越野性能、车身姿态稳定性、行驶安全性及乘坐舒适性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2.本发明中四支减振器的八个连接口之间交连方式的转换非常方便灵活,通过控制电磁阀(或压控阀)的档位即可实现悬架结构的改变。
3.系统交连方式的转变可由驾驶员控制实现,也可以通过传感器采集车辆行驶状态信息、再由控制逻辑发出指令来实现。
4.采用转阀式控制阀可以使各交连方式之间的转变过渡非常柔和,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即可根据行驶状况转换系统交连方式。
5.本发明所采用的灵活交联减振器单元加工制造十分简便,可由普通双筒减振器稍作改装即可。
6.本发明所采用的灵活交联减振器单元将气室设置在外筒周围,可以不必另外单独设置蓄能器,大大节省了安装空间,使悬架在整车上布置十分便易。
7.安装本发明所述的灵活交联减振器系统后,悬架可不必再设置横向稳定杆,简化了悬架系统结构,有利于整车的轻量化。
8.本发明对控制阀的加工及安装精度要求不高,即便控制阀稍有内泄漏也不影响本系统所具有的的优越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减振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减振器应用在双轴车辆上构成的交连悬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减振器应用在多轴车辆上构成的交连悬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减振器应用在双轴车辆上的第一种交连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4所示交连方式的液压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减振器应用在双轴车辆上的第二种交连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6所示交连方式的液压原理图。
图8是本发明减振器应用在双轴车辆上的第三种交连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图8所示交连方式的液压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91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设备化厌氧反应器
- 下一篇:延时测试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