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水解蛋白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7327.2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7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温志明;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志明 |
主分类号: | A23J3/34 | 分类号: | A23J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1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水解 蛋白 工业化 生产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用蛋白质添加剂的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小麦水解蛋白工业化生产的工艺,属于小麦深加工的综合开发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小麦面筋蛋白粉又称谷朊粉,是工业上生产小麦淀粉过程中的副产品,主要通过水洗分离、烘干工艺制成的一种粉末状产品,是一种价廉物美、纯天然的植物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高达72%-85%,含有人体必须的15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酰胺含量高达30%,脯氨酸含量约为15%,营养丰富,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功能,小麦面筋蛋白粉用途广泛,在食品工业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小麦面筋蛋白主要是由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麦清蛋白以及麦球蛋白等组成,其中麦醇溶蛋白分子量较小,在30000到80000 Kda之间,呈球形,是非极性单体分子,粘性极大,具有较强的延伸性,而麦谷蛋白是自然界分子量最大的植物蛋白之一,具有较强的弹性,这两种蛋白占小麦蛋白总量的80%左右,共同组成了面团的弹性和延伸性。血浆蛋白和鱼粉等动物来源蛋白因为其同质性容易引起传染性疾病,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原因被严禁使用在幼崽饲料中,因此,植物来源蛋白质越来越受到青睐。与花生蛋白和大豆蛋白相比较,小麦面筋蛋白无过敏性和苦味甘,是一种安全卫生的植物蛋白源,但由于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有较多的疏水性氨基酸,分子内疏水作用区域较大,从而导致小麦面筋蛋白的溶解性较低,加水搅拌后易形成面筋团,粘度大,加酸或加碱能大大提高小麦蛋白的溶解度,但溶解之后,相比较花生蛋白和大豆蛋白,在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等方面较差,另一方面,由于仔猪、犊牛、羊及宠物等幼小动物的肠道未发育完全,胃蛋白酶分泌不足,直接喂食小麦面筋蛋白不易吸收,导致饲养效果不理想,这些缺点极大限制了小麦面筋蛋白在饲料加工过程中的应用范围。
提高小麦面筋蛋白功能特性,拓宽小麦面筋蛋白的应用范围是小麦深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所在。近些年来关于小麦面筋蛋白的改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对小麦面筋蛋白的改性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物理法、基因工程法和酶法等。化学改性易于操作,是对小麦面筋蛋白氨基酸进行定向改造的一种有力工具,但由于在毒理、安全卫生和营养等方面的缺点不适于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物理改性具有投资费用低、作用时间短、营养损失少和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但仅仅采用物理改性的方法,不能明显的提高幼崽对小麦面筋蛋白的消化吸收率;基因工程改性法是从小麦基因角度入手,通过重组合成蛋白质的基因,来改变小麦面筋蛋白的功能性质,但是这种技术周期长、见效慢、投资大,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酶法改性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营养损失低、专一性强、高效、低能耗、副产物少等优点,更重要的是通过限制酶作用,使得大分子的蛋白子变成小分子蛋白、功能性多肽和活性小肽,不仅使得小麦面筋蛋白的溶解度、起泡能力、乳化能力和稳定性等功能性质得到显著提高,而且水解得到的肽不同于原来的面筋蛋白,具有新的营养、功能和生物特性,更易于机体吸收和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志明,未经温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73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支付的安全设备、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电火花铣削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