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喷涂的环保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4636.4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5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黄楚填;刘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顾康力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53/02 | 分类号: | C09J153/02;C09J193/04;C09J145/00;C09J157/02;C09J12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万商天勤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9 | 代理人: | 潘笑玲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涂 环保 热熔压敏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用于喷涂的环保热溶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床垫、沙发、转椅、枕头、屏风等软体家具行业和纸尿布及卫生巾等卫生制品行业,尤其适合于欧美绿色环保高档出口产品和儿童制品应用。
背景技术
热熔压敏胶是目前全球最环保的胶粘剂品种之一,而中国市场目前使用的大量热熔压敏胶仅仅适合于涂胶、刷胶、辊胶、点胶等传统落后保守的施工方式,而实践证明在胶粘剂使用过程中,使用喷涂的施工方式往往比传统的涂刷点胶施工方式更能达到省时、省力、省胶、增效等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国内喷胶市场目前还是以中低端溶剂型喷胶应用为主,大量有机溶剂包括有毒的卤代烃和三苯(苯、甲苯、二甲苯)溶剂在施工时进入空气中,既消耗大量日趋紧张的石油油料资源,又严重影响人民生活环境与身体健康;尽管国家在2009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国家标准GB 18583-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强制性限量标准),但是对于三苯和卤代烃的限量还是过于宽松,例如:甲苯+二甲苯≤15%,低毒卤代烃二氯甲烷≤5%,加上溶剂型喷胶的VOC排放量又大,按照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环保的高标准要求而言,GB 18583-2008国家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尽管国家环保部门和国标委出台了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胶粘剂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标准HJ/T 220-2005,重点是对于三苯、卤代烃、丙酮等做了更为严格的限量,例如:纯苯≤0.2%,甲苯+二甲苯≤0.2%,卤代烃≤0.2%,丙酮≤0.75‰,重金属(铅、镉、汞、铬)≤0.5‰等,但是 满足环境标准认证的溶剂型胶粘剂,其VOC排放量还是较大,标准限制为VOC≤750g/L(限量太宽松),因此,满足环境标志产品标准的溶剂型喷胶还不是目前最环保的胶粘剂产品,部分高档领域尚难以满足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环保的零VOC高标准要求,因此应国际国内高档环保领域的强烈要求,开发无溶剂型完全环保的高效胶粘剂成为时代进步的迫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传统的溶剂型喷胶(油性喷胶)和传统刷涂式热熔胶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零VOC、纯固含量、不含有机溶剂、不含重金属、无味、具有优良的初粘力、粘结强度优、持粘力优、剥离强度高、压敏性优、开放时间长、反复粘贴次数多、胶层非常柔软、干燥时间较短的适合于喷涂的环保热熔胶。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喷涂的环保热熔压敏胶的制备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本发明的可喷涂的环保热熔压敏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熔指6的SIS热塑性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 17~25%;
熔指8的SBS热塑性丁苯橡胶 5~12%;
水白氢化松香 5~12%;
白色歧化氢化松香甘油酯 7~15%;
浅黄色的改性萜烯树脂 5~12%;
碳五石油树脂 4~8%;
白色增粘树脂 5~13%;
聚异丁烯 2~7%;
沙索蜡 3~5%。
上述的热塑性橡胶分为熔指6的SIS热塑性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与熔指8的SBS热塑性丁苯橡胶两类,均采用进口特级的高档合成橡胶,它们两者能够很好热熔,并且在快速粘合定位与开放时间及柔软性能方面进行互补。
为了使产品防老化性能更好、更柔软湿润、施工效果更好,本发明的可喷涂的环保热熔压敏胶,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润湿剂 0.3~0.8%;
防老剂 0.5~1.5%;
抗氧剂 0.7~1.2%;
柔软剂 1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顾康力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顾康力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46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