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品添加剂无糖维生素C钠盐颗粒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3405.1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0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陆斌;陶建平;黄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0 | 分类号: | A23L1/30;A23L3/3544;A23B4/20;A21D15/00;A21D2/14;A23K1/16;A61K47/22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 钠盐 颗粒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药品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食品添加剂无糖维生素C钠盐颗粒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药物制剂领域,很多药物或活性成份需做成片剂形式,维生素C钠在空气中较稳定,但在遇水、光、色等条件下会渐变暗,易氧化分解。因其较其它成份易氧化,所以维生素C钠被用作营养增补剂和抗氧化剂,医药上也用于补充维生素C。由于它具有无酸味、易溶于水等优点,添加于食品和饮料中可用于抗氧化,能有效防止食品和饮料变色,变味。因此被广泛用于食品如火腿、香肠、蛋糕等食品的防霉保质。食品加入适当比例的维生素C钠,能使其保持清香、新鲜,保存期可达40天以上;蛋糕中加入维生素C钠可延长保存期2至3天。市场现有维生素C钠颗粒以淀粉为粘合剂,由于淀粉在人体内经分解成糖类,如果用于食品添加剂糖尿病人食用就会受到限制。
无糖维生素C钠颗粒在医疗、食品饲料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它以营养增补剂和抗氧化剂的方式存在,往往能身先士卒地成为率先牺牲的被氧化对象,同时可作为鱼虾、牲畜饲料添加剂,在食品添加剂方面特别对于糖尿病人群更显重要。维生素C钠本身是片状或针状晶体,由于其可压性、流动性、分散性很差,不利于直接用于压片或用于食品添加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较为常用的方法就是将其制成适合压片的颗粒。市场目前有这种颗粒,但均采用淀粉作为粘合剂,其中含有糖份,不适合患有糖尿病的这些特殊人群。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食品添加剂无糖维生素C钠盐颗粒的生产方法,它能够解决淀粉类维生素C钠颗粒的局限性,扩大产品使用范围,改变维生素C钠在药品行业及食品业作为食品添加剂时可压性、流动性、分散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食品添加剂无糖维生素C钠盐颗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粉碎后的维生素C钠原料,投入一步制粒机中流化升温预热,加入一定量的粘合剂喷雾动态制粒,喷雾结束后升温使其干燥,干燥结束后冷却出料,用20目筛网过筛,过筛后的物料全部吸入混合机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出料即得能够直接压片或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维生素C钠盐颗粒。
本发明所述以含量大于99%的维生素C钠为原料,原料粉碎后90%以上通过80目标准筛。
本发明所述粉末状粘合剂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酒石酸;
本发明所述粉末状粘合剂用量是颗粒总重量的1%~8%,制成浆的粘合剂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酒石酸与水制成的3%~12%的溶液;
本发明所述维生素C钠含量为颗粒总重量的92.0~99.5%,水份含量为颗粒总重量的0~1.0%。
本发明所述粘合剂采用喷雾动态制粒,喷雾制粒时保证物料温度50℃~70℃,喷雾速度先慢中快后慢,喷雾结束后将温度升温至55℃~68℃干燥。干燥结束后冷却到20~40℃出料,用20目筛网过筛,过筛后的物料全部吸入烘干机进行混合,混合20分钟后出料。本发明是采用一步制粒法进行生产,制成的颗粒压片后硬度可达到140N,有效的改善了压片性能,增加了维生素C钠的流动性、均匀性;同时由于采用的是流化喷雾悬浮式一步制粒法,可有效减少物料变色发黄等情况发生,产品稳定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准备工作: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酒石酸制成配方量浓度的粘合剂备用,粘合剂浓度控制要适中,当粘合剂浓度过高时雾化效果较差,制成的颗粒分布差,超过20目粒径的物料偏多,且粗颗粒不能完全干燥,颗粒内部还会出现变色情况;当粘合剂浓度偏低时,雾化效果好但制成的颗粒比较松散,物料流化过程中颗粒就会破碎,最终成品分布过100目筛会超标,达不到该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2)将原料维生素C钠用粉碎机通过80目或100目粉碎网粉碎一遍,然后按配方量分别准确称量备用,粉碎后的原料90%以上通过80目标准筛,粒径太大的原料不利于成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34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神病人体温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微风振动在线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