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木纹金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7751.9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2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震;刘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克震;刘东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木纹金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木纹金属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木纹金属技术是一种特殊金属工艺,后经改进后运用于当代首饰设计和制作中。现有的木纹金属的制作工艺是将不同种类的金属,例如紫铜+黄铜+银等多种金属相加在一起的金属板材,交错层叠后,通过静态施压、高温熔接成为一体,再经过锻打雕刻等花纹处理,最终形成这种特殊的木纹金属。由于传统的木纹金属制作工艺存在包括金属材料的选择和表面处理、压力和温度的控制、材料表面的纹样处理等多方面的技术难点,且损耗量大,导致成品率低,难以批量化生产。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作工艺简单,可批量生产的新型木纹金制作方法。
技术方案: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木纹金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1)电窑炉:温度能达到1300℃的电控窑炉即可;
2)模具:模具包括两块高温热作模具钢、螺丝套件,两块高温热作模具钢通过螺丝套件连接在一起,且两块高温热作模具钢之间不直接接触,两块高温热作模具钢之间用于放置木纹金属原材料,在两块高温热作模具钢和金属原材料结合处分别设有一层阻焊剂,防止电窑炉烧制后模具和木纹金属原材料粘连在一起;
3)木炭颗粒:
木炭颗粒份量为:没过模具即可;
放入50℃-200℃烘箱中持续烘烤30-60分钟,直到使用时才能取出;
4)不锈钢箔:
不锈钢箔折叠卷成只有一面开口的盒子;
盒子的尺寸大于模具尺寸;
5)木纹金属原材料自身的长宽高要均匀;并且表面要平整干净无油渍;
6)将洗净的木纹金属原材料快速擦拭干净,交错层叠在模具上;
7)紧固螺丝套件,并同时将模具放入油压机施以8-10吨的静态压力,再次紧固螺丝套件;
8)把紧固好的模具放入由4)制得的不锈钢箔盒中,同时将由3)制得的木炭颗粒倒入
不锈钢箔盒中,把盒口叠封上;
9)把封好的不锈钢箔盒放入电窑炉中,恒温保持6-10小时;
10)关闭电窑炉,取出不锈钢箔盒,自然冷却至常温,打开不锈钢箔盒,拆卸模具上的螺
丝套件,取下木纹金属粗胚;
11)沿着木纹金属粗胚四周锯掉1-3毫米宽度;然后检查木纹金属粗胚,将未结合
好的地方继续锯除,保证木纹金属粗胚四周无裂纹出现,从而制得木纹金属胚;
12)木纹金属胚的退火温度控制在600℃-680℃,退火后要自然冷却,锻打和碾压木纹
金属胚体,厚度每降低十分之一,需要退火一次;锻打和碾压木纹金属胚体必须按照一个方向,避免木纹金属胚体断裂,锻打和碾压木纹金属胚体过程中要及时锯除断裂的边缘;
13)木纹金属胚锻压到3-5mm,开始木纹金属的纹样制作,木纹金属纹样制作方式:
a.敲花:由木纹金属胚背后敲簪出纹样,使金属表面隆起,再以锉刀修平以显露出纹样;
b.钻铣:由木纹金属胚的正面以钻铣的方式铣出纹样,重复12)再次把木纹金属胚锻压平整,得到纹样;
c.扭转:将制作好的木纹金属胚体做成棒状或线状,退火后将一端夹于台钳之上,另一端则以钳子夹紧后扭转;扭转的过程中需不断以火加热,以防止合金在旋转过程中撕裂;重复12)再次把木纹金属胚锻压平整,得到纹样,或把棒状木纹金属胚体从中间剖开,重复12)即可得到纹样;
d.腐蚀:把a、b、c中得到的木纹金属纹样放入50%浓度硝酸溶液中腐蚀30秒至5分钟,可做出多重层次的纹样效果。
2)所述的高温热作模具钢的厚度为16毫米,所述的螺丝套件选用直径为15毫米的高压螺丝套件。
3)所述的木炭颗粒直径在5-10毫米之间。
4)所述的不锈钢箔选用304不锈钢箔,其厚度为0.05毫米。
4)所述的盒子为立方形或圆柱形,所述的盒子的大小是模具尺寸的1.5-2倍。
5)所述的木纹金属原材料的厚度差控制在0.5-1.5毫米之间。
5)所述的干净无油渍采用的方式为:木纹金属原材料表面蘸水研磨,并用中性洗涤剂完全洗净去油渍,研磨目数在800-5000目之间。
所述的研磨目数为2000目。
9)所述的温度和时间设定如下:
a.当木纹金属原材料选择黄金时,温度设定在740℃-770℃,时间为6-1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克震;刘东,未经王克震;刘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77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激光加热的塑料件微结构成形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