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皮革撕裂强度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46212.3 | 申请日: | 2012-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3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 发明(设计)人: | 朱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际华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4B1/02 | 分类号: | C14B1/02;C14C1/08;C14C3/06;C14C3/08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 |
| 地址: | 462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皮革 撕裂 强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皮革的处理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高皮革撕裂强度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撕裂强度是皮革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测定己有裂口的革试样在外力作用下再被撕开的强度,即测定裂口再裂的强度。通过测定革在外力作用下耐撕裂的强度,以便使用革制成的鞋、服装等在穿着过程中针线缝制或胶粘处保证不再被损坏。提高皮革撕裂强度最好的办法是在前工段即毛皮到兰皮工段完成。因为后期复鞣、加脂等工序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最好的结果只是不降低撕裂强度。目前关于撕裂强度的轻工行业标准《QB/T1873-2004》规定的是牛皮厚度大于1.5mm的,撕裂强度要求≥35N/mm ;厚度为1.2—1.5mm的,撕裂强度要求≥30 N/mm ;厚度<1.2mm的皮革,撕裂强度要求≥25 N/mm 。对于军品等特殊品种要求更高,一般要大于60—80 N/mm。现在大部分制革厂所用的原料皮都来自于育肥牛,生长期短,原皮结构的交联减少,因而所生产皮革的撕裂强度更低。而应用本方法制作的牛皮革的撕裂强度全部在 150 N/mm以上。
以下是传统牛皮在浸灰之后的传统制作工序:
片皮:按要求将皮革片成均匀一致的厚度。
脱灰、软化 , 液比: 1,温度:33-35℃,硫酸铵1% ,30分钟, 软化酶0.3% ,30分钟,水洗,浸酸:液比:0.8,温度:常温, 食盐:7%,10分钟,甲酸:0.8%,20分钟,硫酸:1%,60分钟,鞣制:在浸酸液中进行,铬粉7%,120分钟,甲酸钠1%,60分钟, 小苏打1.6% ,小苏打分次加入, 每次间隔30分钟, 加完最后一次转动60分钟, 补一倍60℃的热水, 转动3小时后出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提高皮革撕裂强度的方法,取消了脱灰软化工序,将片制后的常规灰皮直接浸酸,不改变其它工序便可提高皮革的撕裂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皮革撕裂强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片皮:按要求将皮革片成均匀一致的厚度;
b浸酸:液比:0.8,即先向转鼓中加入水,再加入皮革,皮革的重量是水的重量的80%,再加入食盐,食盐的加入重量是水的重量的6%-8%,转动8-12分钟,再加入浓度为96%的硫酸,硫酸的加入重量是水的重量的2%-3%,转动80-100分钟,调节pH值在2.8-3.0;
c鞣制:在浸酸液中进行,即向转鼓中加入铬粉,铬粉的加入重量是皮革重量的6%-8%,转110分钟-130分钟,再加入甲酸钠,甲酸钠的加入重量是皮革重量的0.5%-1.5%,转50-65分钟,再加入小苏打,小苏打的加入重量是皮革重量的1%-2%,小苏打分多次加入,每次间隔25分钟-35分钟,加完最后一次转动55分钟-65分钟,向有皮革的溶液中加入55℃-65℃的热水,加入热水的重量与皮革重量相等,转动2.5小时-3.5小时后出鼓。
上述提高皮革撕裂强度的方法,所述步骤b浸酸:向转鼓中加入水,再加入皮革,皮革的重量是水的重量的80%,再加入食盐,食盐的加入重量是水的重量的6.5%-7.5%,转动9-11分钟,再加入浓度为96%的硫酸,硫酸的加入重量是水的重量的2%-3%,转动85分钟-95分钟,调节pH值在2.8-3.0;所述步骤c在浸酸液中进行,即向转鼓中加入铬粉,铬粉的加入重量是皮革重量的6.5%-7.5%,转115-125分钟,再加入甲酸钠,甲酸钠的加入重量是皮革重量的0.9%-1.2%,转58分钟-63分钟,再加入小苏打,小苏打的加入重量是皮革重量的1%-2%,小苏打分5次加入,每次间隔29分钟-32分钟,加完最后一次转动55分钟-65分钟,向有皮革的溶液中加入58℃-65℃的热水,加入热水的重量与皮革重量相等,转动2.5小时-3.5小时后出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际华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未经际华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62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针叶式太阳能发电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