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像素结构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3855.2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1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柏孝;吴健豪;吴荣彬;赵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77 | 分类号: | H01L21/77;G02F1/136;G03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像素 结构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像素结构的制作方法,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减少光掩模数目的像素结构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电压驱动、低消耗功率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已取代阴极射线管成为新一代显示器的主流。传统的液晶面板是由彩色滤光基板、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以及设置于此两基板间的液晶层所构成。为了提升液晶面板的显示品质,许多针对液晶面板中的像素结构的布局设计陆续被提出。
一般而言,薄膜晶体管依照通道层的材料可分为非晶硅薄膜晶体管(Amorphous Silicon Transistor)以及多晶硅薄膜晶体管(Low 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Transistor)。然而,为了因应市场对于液晶显示器的需求遽增,新的薄膜晶体管技术研发也有更多的投入。其中,已研发出一种以金属氧化物为通道层的薄膜晶体管,其电性特性已追上多晶硅薄膜晶体管,且在元件的表现上也已经有相当不错的成果。
由于金属氧化物较容易受到诸如等离子体、蚀刻液以及去光致抗蚀剂液等物质的损害,而改变通道层的薄膜性质。因此,以诸如氧化铟镓锌(IGZO)等金属氧化物为通道层的薄膜晶体管像素结构通常包括配置于通道层上的蚀刻终止层,故在制作上需使用到六道光掩模制作工艺。此六道光掩模制作工艺包括:形成扫描线及栅极的第一道光掩模制作工艺;形成通道层的第二道光掩模制作工艺;形成蚀刻终止层的第三道光掩模制作工艺;形成数据线、源极与漏极的第四道光掩模制作工艺;形成漏极上方的接触窗开口的第五道光掩模制作工艺;以及形成像素电极的第六道光掩模制作工艺。然而,六道光掩模制作工艺使薄膜晶体管像素结构的制作成本较高,因此减少制作薄膜晶体管所需的光掩模数目为此领域共同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像素结构的制作方法,能减少所需的光掩模数目。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像素结构的制作方法。在一基底上形成一第一图案化导体层,第一图案化导体层包括一栅极、与栅极连接的一扫描线以及一第一导体图案。于基底上形成一栅绝缘层,以覆盖第一图案化导体层。依序于栅绝缘层上形成一金属氧化物材料层与一蚀刻终止材料层。于蚀刻终止材料层上形成一光致抗蚀剂层,以第一图案化导体层为光掩模,通过一背曝制作工艺形成一图案化光致抗蚀剂层,以图案化光致抗蚀剂层为掩模,移除部分金属氧化物材料层与部分蚀刻终止材料层,以于栅极上方形成一金属氧化物通道层与一蚀刻终止层,以及于扫描线与第一导体图案上方形成一金属氧化物图案与一蚀刻终止图案。于基底上形成一第二图案化导体层,第二图案化导体层包括一源极与一漏极以及与源极连接的一数据线,源极与漏极位于栅极上方的蚀刻终止层的两侧上。于基底上形成一保护层,以覆盖第二图案化导体层。使用一半色调光掩模,于保护层上形成具有一第一开口的一感光层,其中栅极上方的感光层的厚度大于漏极与扫描线上方的感光层的厚度,第一开口暴露位于第一导体图案上方的保护层。以感光层为掩模,移除部分保护层、蚀刻终止图案以及金属氧化物图案,以于保护层中形成一第一接触窗开口、一第二接触窗开口以及一第三接触窗开口,其中第一接触窗开口暴露出第一导体图案,第二接触窗开口暴露出漏极,以及第三接触窗开口暴露出扫描线上方的栅绝缘层。移除感光层。于保护层上形成一图案化透明导电层,图案化透明导电层包括一像素电极,像素电极经由第二接触窗开口与漏极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移除部分保护层、蚀刻终止图案以及金属氧化物图案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以具有第一开口的感光层为掩模,移除第一导体图案上方的部分保护层、部分蚀刻终止图案以及部分金属氧化物图案,以于保护层中形成暴露出第一导体图案的第一接触窗开口。移除漏极与扫描线上方厚度较薄的感光层,以于感光层中形成一第二开口与一第三开口,且留下来的感光层位于栅极上方,其中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分别暴露漏极与扫描线上方的保护层。以具有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的感光层为掩模,移除部分保护层、剩余的蚀刻终止图案以及剩余的金属氧化物图案,以在保护层中形成第二接触窗开口与第三接触窗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经由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移除部分保护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一第一蚀刻制作工艺经由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移除保护层以及剩余的蚀刻终止图案。接着,通过一第二蚀刻制作工艺经由第三开口移除剩余的金属氧化物图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图案化透明导电层更包括一透明导电图案,透明导电图案经由第一接触窗开口与第一导电图案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38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