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40139.9 申请日: 2012-11-06
公开(公告)号: CN102980993A 公开(公告)日: 2013-03-20
发明(设计)人: 周高英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乐普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50 分类号: G01N33/50;G01N33/15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朋飞;张庆敏
地址: 102200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血小板 聚集 功能 检测 试剂盒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血小板检测领域,具体地,涉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试剂盒,以及利用所述试剂盒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维持血管壁完整性以及某些病理过程,如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心绞痛、肿瘤转移和炎症反应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是体内血栓形成的始动因素,亦是血栓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成份之一。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如心性猝死、心肌梗死、脑卒中、肺梗死等均是血栓性疾病。因此,血小板功能检测对早期发现血栓风险以及血小板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临床研究结果亦证实,应用阿司匹林、抵克力得、氯吡格雷、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GPI)等抗血小板药物可显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风险,故抗血小板治疗在心脑血管病一级、二级预防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由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情况复杂多样,标准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并不适用于所有病人。部分病人即使接受了常规剂量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仍然发生血栓事件,即患者对抗血小板治疗反应性不佳,临床将其称为“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现象。临床治疗中,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发生率约10%~50%,后果较为严重,此类病人的主要心脑血管缺血事件(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的风险约为非抵抗病人的3-5倍。因此,早期识别并妥善处理抗血小板药物抵抗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国内外文献报道,血小板功能检测与临床血栓事件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通过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可以获知病人对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性、预测病人的血栓风险,从而可有针对性地采取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减少血栓事件并发症。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能够量化检测血小板功能的方法主要有光学比浊法,孔隙封闭时间法,血小板计数法、血小板诱导聚集比浊法及血栓弹力图方法,分述如下:

1、光学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LTA)是最经典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常作为诊断研究用的金标准,与临床事件的相关性很好。具体方法:首先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浆,加入激活物后促进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聚合,再以贫血小板血浆作为对照测定样品的透光度,如果血小板聚集,则透光度降低。LTA方法的特点是可以采用特异性激活物,从而检测不同抗血小板药物的效果,如采用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可反映机体对阿司匹林治疗的反应性,采用ADP作为诱导剂则主要反映对氯吡格雷(或其他噻吩并吡啶类药物)治疗的反应性。其主要缺点包括:血样处理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重复检测变异较大、采血量相对较大、需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浆因而样品处理时间较长等。

2、孔隙封闭时间法:PFA-100系统最早在1995年由Kundu等提出,对抗凝全血的血小板功能进行定量检测。PFA-100模仿体内血管损伤时的止血环境,此系统由微处理器控制,使用一次性反应杯,内有一层生物膜,表面附有胶原,并含有ADP或肾上腺素。当用枸橼酸钠抗凝的全血从膜的小孔中抽吸出来时,血小板粘附于胶原并被ADP或肾上腺素进一步活化,形成血小板栓子将小孔阻塞,仪器自动记录小孔完全阻塞的时间,所需的时间称为“封闭时间”。胶原和ADP用来区分先天和后天性血小板功能障碍,胶原和肾上腺素都适合检测阿斯匹林诱导的正常人血小板异常。PFA-100操作简单,结果准确,临床上用于vWD和血小板异常的筛选,以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监测和外科手术过程中初级止血的评价。然而PFA-100对于纤维蛋白原缺陷疾病的诊断的灵敏度低。

3、血小板计数法:Plateletworks由美国Helena公司研发。其机理类似于血小板计数仪。将全血分别置入混有EDTA抗凝(基础对照)或血小板激活剂(胶原、花生四烯酸、ADP)的试管中,5分钟后分别进行血小板计数,比较不同激活剂处理的试管和基础对照试管中的血小板计数,即可计算血小板聚集率(PAG)。PAG=(原始血小板数-聚集后血小板数)/原始血小板数×100%。Plateletworks的优点是采用全血标本,操作简便、快速,但缺点是无法监测阿司匹林对血小板功能的抑制效果,而且与临床血栓事件的相关性不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乐普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乐普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01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