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煤油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39417.9 | 申请日: | 2012-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5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杨金帆;李宁;王爱琴;丛昱;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0G3/00 | 分类号: | C10G3/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煤油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航空煤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木质纤维素基糠醛类化合物和支链酮通过碱催化羟醛缩合反应制取碳链长度在9至16之间的含氧有机化合物;
2)采用担载型金属催化剂对羟醛缩合产物直接加氢脱氧,从而获得碳链长度在9至16之间的具有高能量密度、高稳定性、低凝固点的支链烷烃。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中,所述碱催化剂为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氨水、有机胺、碱土氧化物(MgO、CaO、BaO)、稀土氧化物(La2O3、CeO2)、碱土和稀土混合氧化物(CaO-La2o3、CaO-CeO2)、镁铝水滑石、钴铝水滑石、KF/Al2O3、MgO-ZrO2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木质纤维素基糠醛类化合物为:糠醛、5-甲基糠醛、5-羟甲基糠醛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木质纤维素基支链酮为:甲基异丁基酮、异丙叉丙酮或其它有木质纤维素获得的支链酮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中,采用间歇式釜式反应器;木质纤维素基糠醛类化合物与木质纤维素基支链酮的摩尔比为10:1至1:10,反应温度在0~200℃,反应时间为1~24小时。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中,采用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对羟醛缩合产物直接加氢脱氧,催化剂中金属活性组份为Pt、Pd、Ru、Ir、Ni、Cu、Fe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催化剂载体为氧化铝、氧化硅、硅铝复合载体、分子筛、活性炭、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铌、磷酸锆、磷酸铌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催化剂中金属活性组分的负载量为0.5~10%;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采用等体积浸渍的方法制备:配制2~20%的金属前躯体溶液,按照计量比加入相应的载体中等体积浸渍,催化剂中金属的含量占0.5~10%,然后静置6小时后在60~120℃下干燥6~24小时,再在200~600℃下用氢气还原3~5小时,待温度降低至室温后通入含体积浓度1%O2的氮气钝化4小时以上。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中对羟醛缩合产物进行加氢及加氢脱氧催化反应,可采用间歇式釜式反应器或固定床反应器;
釜式反应器的条件为:温度在100~400℃间,反应压力在0.1~10.0MPa之间,反应时间为:1~48小时;
固定床反应器的条件为:温度在100~400℃间,反应压力在0.1~10.0MPa之间,反应物/催化剂质量空速在0.1~10.0小时-1,氢与底物的摩尔比为20~1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94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站体检评分标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模双待移动终端及其通讯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