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口径薄壁弯管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7772.2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2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姚泽功;郝建平;杨万虎;张娜;牛圆圆;吴艳;向小斌;余修浩;周锴;张成;陈校君;李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江山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9/07 | 分类号: | B21D9/07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00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径 薄壁 弯管 成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大口径薄壁铝弯管成型设备,具体是一种由液压油缸直接驱动,带动模具上体旋转,将直管弯成90°的大口径薄壁弯管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弯管成型设备是用来弯曲钢管,壁厚较厚,口径较小;PVC弯管是用模具压铸成型。国内目前尚无厂家制造弯曲大口径薄壁铝弯管(壁厚2mm)的成型设备,而公知的弯管成型设备用来弯曲大口径薄壁铝弯管,存在如下不足,公知的弯管成型设备,采用机械运动,设备不稳定,不能按厂家要求折弯出规定度数的弯管;钢管较硬,铝管材质较软,弯管折弯时会产生褶皱;用模具压注成型,每更换一种产品(管径、大小、角度之一更改),就需要制作新模具,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弯管成型设备不能弯曲大口径薄壁铝弯管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口径薄壁弯管成型设备,该设备不仅能对铝管进行折弯,而且能稳定的生产出符合规定要求的弯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模具包括同轴安装的模具下体、模具上体和模具主体;模具上、下体由齿圈连接,模具上体和模具主体固定连接;驱动装置与模具主体相连接,模具下体与设置于一侧的固定夹紧装置连接固定;转动夹紧装置与模具上体连接,在驱动装置夹紧后可跟随模具主体转动,模具主体圆周面上有半圆形凹槽,转动夹紧装置上有半圆形凹槽,转动夹紧装置的半圆形凹槽与模具主体的半圆形凹槽对应组合成一夹紧待加工管件的夹套并可通过转动夹紧装置的转动夹紧油缸驱动夹紧为一体;固定夹紧装置上设置有与模具主体的半圆形凹槽对应组合成一夹紧待加工管件的夹套的半圆形凹槽,固定夹紧装置上的半圆形凹槽与模具主体的半圆形凹槽对应组合成一夹紧待加工管件的夹套,该夹套与铝管间隙为1.5~3mm。
所述固定夹紧装置上有用于支撑和导向待加工管件的固定芯轴装置,固定芯轴装置底部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固定;固定芯轴装置上设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通过螺栓与固定芯轴装置连接,长芯轴总成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接,长芯轴总成外圆与模具主体圆周面上的半圆形凹槽对应设置。铝管成型时,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长芯轴总成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接,保证铝管在进行折弯时长芯轴总成固定不动,铝管折弯结束后,驱动液压油缸,活塞杆缩回,带动长芯轴总成从铝管尾端撤出。
所述长芯轴总成下端面到模具主体的切点的距离为15-30mm.。
所述模具上体、模具下体为倒圆锥形。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液压油缸,液压油缸活塞杆经一转轴装于模具主体下侧。
所述驱动装置的中轴线与模具轴线的夹角θ为13.05°。
所述固定夹紧装置、转动夹紧装置分别由液压油缸驱动。
所述固定夹紧装置与转动夹紧装置的距离为15mm。
所述固定芯轴装置上装有防皱板,防皱板上有半圆形凹槽,与半圆形凹槽对应的防皱板上部为一弧形。
所述固定夹紧装置的半圆形凹槽与防皱板上的半圆形凹槽贴合形成一段用于将待加工管件夹在此中的套筒,模具主体右端切点处凹槽位置与防皱板下端面贴合,通过增加防皱板,使铝管在弯曲过程中,未成型前铝管外壁一直与防皱板内壁贴合,成型后铝管外壁一直与固定夹紧装置上的半圆形凹槽与模具主体的半圆形凹槽对应组合成一夹紧待加工管件的夹套贴合,保证弯管不产生褶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成型快、效率高、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高。本发明采用液压驱动,具有工作稳定的特点;并通过增加半圆形凹槽的设置和防皱板,保证弯管不产生褶皱,满足弯管成型技术要求。本发明不仅能对铝管进行折弯,而且能稳定的生产出符合规定要求的弯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模具和固定夹紧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A向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B向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C向视图。
图6是防皱板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向视图。
图8是铝弯管产品成型前示意图。
图9是铝弯管产品成型后示意图。
图10是模具主体与防皱板、长芯轴总成、长芯轴总成、固定夹紧装置、转动夹紧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江山液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江山液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7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状染料给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瓷砖机模板输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