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模压封装工艺及一种LED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35994.0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2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鑫;袁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H01L3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1510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模压 封装 工艺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封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LED模压封装工艺,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LED模压封装工艺封装而成的LED组件。
背景技术
LED引脚式封装为常用的LED芯片封装方式,其采用引线架作为各种封装外型的引脚;具体通过将管芯粘结或烧结在引线架上(一般称为支架),将芯片的正极用金属丝键合连到另一引线架上;负极用银浆粘结在支架反射杯内或用金丝和反射杯引脚相连;然后顶部用环氧树脂包封,做成一定形状的外形,以保护管芯等不受外界侵蚀,同时将顶部包封采用不同的形状和材料性质(掺或不掺散色剂)起透镜或漫射透镜功能,控制光的发散角。
现有的LED引脚式封装中的模压封装工艺主要是实现LED的封胶,其具体操作为:首先将压焊好的LED支架放入模具中;接着将上下两副模具用液压机合模并抽真空;然后将固态环氧放入注胶道的入口加热使其变成液态,并用液压顶杆由上朝下转进将液态环氧压入模具胶道中,使环氧顺着胶道进入模具的各个LED成型槽中,再以一定的合模压力及温度使得封胶固化成型,即可完成LED的封胶。
由于上述模压封装工艺采用传统模具,传统模具是指以单注塑缸、手动上下料为特征的模具,其液压顶杆(即转进杆)设置在模具的上方,受其结构的限制,传统模具只能使用环氧树脂来进行封胶。
但是,环氧树脂耐高温性能优越,耐低温性能比较差,易导致黄变光衰,且固化后的环氧树脂胶体硬度高、内应力较大,而应力存在的地方会导致热的积累,进而造成LED失效,LED封装的可靠性较低,从而降低了LED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LED模压封装工艺,以提高LED封装的可靠性,从而提高LED的使用寿命,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模压封装工艺,以提高LED封装的可靠性,从而提高LED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LED模压封装工艺封装而成的LED组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模压封装工艺,包括步骤:
1)将压焊好的LED支架放入MGP模具中;
2)将液态硅胶与荧光粉的硅胶混合物注入所述MGP模具的转进筒中;
3)将所述MGP模具合模;
4)利用转进杆由下朝上转进,将所述硅胶混合物挤入模具胶道中,使所述硅胶混合物顺着胶道进入所述MGP模具的型腔中,再以一定的合模压力及温度使得硅胶固化成型。
优选的,上述LED模压封装工艺中,所述步骤3)具体为:利用液压机对所述MGP模具的上、下模进行合模并抽真空。
优选的,上述LED模压封装工艺中,所述步骤2)具体为:通过针筒将所述硅胶混合物注入所述转进筒中。
优选的,上述LED模压封装工艺中,所述步骤2)具体为:通过所述MGP模具的注胶系统将所述硅胶混合物注入所述转进筒中。
优选的,上述LED模压封装工艺中,所述步骤4)中的所述转进杆通过所述MGP模具的油缸驱动由下朝上转进。
优选的,上述LED模压封装工艺中,所述步骤2)中的所述硅胶混合物通过将荧光粉和硅胶充分搅拌混合后,进行抽真空脱泡处理获得。
优选的,上述LED模压封装工艺中,所述步骤4)中的所述合模压力为10MPa,所述温度为120℃。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LED模压封装工艺利用MGP模具完成,由于MGP模具的转进杆能够由下朝上转进,故其能够将硅胶混合物由下朝上挤入模具浇道中,使其平稳地填充MGP模具的型腔,待硅胶混合物固化成型后即可完成LED的封胶。
由于硅胶具有优越的高低温性能,其耐温范围为-60℃—260°℃,耐老化不易发生黄变,光衰小,且硅胶固化后成弹性体,硬度低、基本上不会有内应力,故使用硅胶进行LED的封胶能够提高LED封装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了LED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LED组件,其采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提供的LED模压封装工艺封装而成,由于上述LED模压封装工艺具有上述效果,通过上述LED模压封装工艺封装而成的LED组件具有同样的效果,故本文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59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