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开窍醒脑中药醒脑静鼻腔给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35340.8 申请日: 2012-11-05
公开(公告)号: CN102886030A 公开(公告)日: 2013-01-23
发明(设计)人: 夏敏;王一飞;廖小丹;汪怡;韩小翠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同德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分类号: A61K36/9066;A61K9/12;A61P25/26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代理人: 刘广生
地址: 52400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开窍 醒脑 中药 鼻腔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鼻腔给药制剂,特别涉及一种将中药注射液醒脑静改变成鼻腔给药创新制剂,具体讲是一种清热解,凉血活血,开窍醒脑中药醒脑静鼻腔给药体系,该体系可以制备鼻喷剂和滴鼻剂,属于医药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医药行业,中医临床治疗的理论体系与西医理论体系不同,用药方法和临床治疗指导不同,造成对中药很难明确药效物质基础,中药用药君臣佐,形成中药出现药味多,成分复杂,有些成分溶解度小,或者经过灭菌后放置一段时间,药液出现变色,浑浊和沉淀。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醒脑静注射液中加入了吐温-80,吐温-80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用于血管给药时出现明显的溶血现象,肌肉注射时出现注射部位明显的胀痛。所以临床应用风险自然也就增加。

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加强中药注射液本身的物质成分的研究和标准制定,以及有关物质的限定检查外,还有值得鼓励的就是开发新型的给药制剂技术,有些中药注射剂可以通过改变给药途径,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而且避免注射液过敏性风险。醒脑静注射主要是开窍醒脑,可以考虑通过鼻途径脑靶向的给药方式来替代醒脑静注射液,同样达到治疗效果。

鼻腔给药系统,是指通过鼻粘膜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鼻腔具有丰富的粘膜表面积,粘膜下丰富的毛细血管丛,鼻腔内含有大量的嗅窦和嗅神经,都是进入脑靶向的重要途径,因此,鼻腔给药是脑靶向治疗药物最佳选择和途径。鼻腔给药对药物和给药系统的要求必须到达1、药物对鼻粘膜无刺激性,2、药物给药系统对鼻粘膜具有生物黏附性,防止鼻粘膜纤毛往外排泄,3、一次给药体积不宜过大,4、起效的快速性,5、在体系中必须考虑促渗透剂和渗透压调节剂。

本发明选择的药物是已经上市的醒脑静注射液,原料药材组分和用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但是本发明将该组分按照鼻腔给药技术要求进行了提取分离浓缩,将有效成分大大提高,体积缩小,并且根据进行了有效成分的处方比例和制剂体系的研究发明, 使其适合鼻腔给药,达到同样醒脑静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有关醒脑静制剂的相关专利许多,专利CN102526619A 涉及了醒脑静鼻腔给药制剂,该专利陈述了按照已公开的上市的注射液制造过程获得4味中药提取液,加入促渗透剂和防腐剂以及渗透压调节剂组成鼻腔喷剂,该制剂中的冰片和麝香酮成分如不经过适当包合处理会产生对鼻粘膜有刺激性,引起流鼻弟和打喷嚏,该制剂没有生物黏附性,鼻纤毛会将药物往外排出。同时,制剂的单次给药的有效剂量非常少,难以保证有效药量浓度。专利CN1785415A 涉及制备注射液时发明了三种新剂型,纳米微乳剂,亚纳米微乳剂,脂质体剂型,在此专利中所制备的乳剂不适合鼻腔给药微乳剂体系,不适合鼻腔给药体积要求。专利CN102526602A 涉及一种醒脑静自乳化软胶囊的制备,该乳化体系同样是适合口服给药而不是适合鼻腔强给药。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43 卷 第期 2012 年3 月《醒脑静中环烯醚萜苷类有效成分鼻腔吸收研究》,该文章主要研究醒脑静处方中栀子中的二个分离纯化物质栀子苷和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成分的鼻粘膜的释放行为。对于通过鼻腔给药的一些技术研究还是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开窍醒脑中药醒脑静鼻腔给药制剂,该鼻腔给药制剂能够将有效成分的效力大大提高,体积缩小,适合鼻腔给药。

该醒脑静鼻腔给药体系组成为:⑴ 药物组合物由麝香酮提取液80-90mL,天然冰片0.33g ,栀子苷提取物0.6-0.8g,郁金姜黄素提取物0.24-0.26g ,郁金挥发油0.01-0.02mL;⑵ 助溶剂:吐温-80或1.2丙二醇,含量为1.6-2.0%(L/L);⑶促渗透剂:α-环糊精(α-CD),γ-环糊精(γ-CD)及其衍生物羟丙基α环糊精(HP-a-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 羟丙基γ环糊精(HP-γ-CD),其用量为3.5-5%(W/L);⑷防腐剂:尼泊金乙酯或山梨酸钾,用量0.01(W/L);⑸溶剂:蒸馏水或注射用水,含量为余量;磷酸缓冲液:其加入量为将液体pH调节至6.0-7.0;

麝香酮提取液采用二次蒸馏法,第1次蒸馏:7.5g 加蒸馏水1000mL,收集蒸馏液300mL后停止蒸馏;第2次蒸馏:第1次蒸馏液300mL中,加蒸馏水100mL,再进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250m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同德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同德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53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