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乙炔基-4-氟苯胺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3924.1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8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郦荣浩;黄冬瑞;康治军;毛永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毕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1/52 | 分类号: | C07C211/52;C07C209/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炔 苯胺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抗肿瘤治疗药物的一种重要中间体化合物3-乙炔基-4-氟苯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据有关方面数据统计,全球每年癌症死亡人数约为700万人,其中24%发生在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肿瘤靶向型化疗药物的出现给肿瘤化学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向。作为生物靶向抗癌药物,肿瘤靶向型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传统的化疗不同,肿瘤靶向型化疗药物针对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和增殖。通常,肿瘤靶向型化疗药物的靶点是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该受体用于传递肿瘤的“生长信号”,在多种肿瘤形成及生长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肿瘤靶向型化疗药物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上的一种特定的酶,阻断“生长信号”,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生长。因此,肿瘤靶向型化疗药物的最大的特点是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的影响非常小,患者耐受性和生活质量都得到提高。
鉴于肿瘤靶向型化疗药物的重要价值,近年来人们对药物本身及其合成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3-乙炔基-4-氟苯胺作为肿瘤靶向型化疗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用于制备3-乙炔基-4-氟苯胺的方法通常是用氯化钯或者醋酸钯作催化剂(US2009/076044,WO2008/033747有所提到)。然而这种方法涉及到昂贵的试剂和复杂的反应条件,且催化剂的使用量较大,并且后处理繁琐困难、收率极低,并不适合大量制备。因此,科研人员仍在不断寻求更为简易和成本较低的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提到的以及其它一些可能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3-R-4-氟硝基苯作为原料来制备3-乙炔基-4-氟苯胺的新方法,使用四三苯基磷钯作为催化剂,所述方法不仅工艺简单、反应温和、易于控制,而且原料和试剂都容易获得,成 本低,三废少。此外,本发明方法所得到的产物产率高,产品纯化简单,纯度高。
所述方法的工艺路线如下:
具体而言,所述工艺路线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
a.将3-R-4-氟硝基苯(起始原料a)与三甲基硅乙炔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制备((2-氟-5-硝基苯)乙炔)三甲基硅烷(中间体b);
b.将步骤a得到的中间体b,即((2-氟-5-硝基苯)乙炔)三甲基硅烷,还原得到4-氟-3((三甲基硅烷)乙炔)苯胺(中间体c);
c.将步骤b得到的中间体c,即4-氟-3((三甲基硅烷)乙炔)苯胺,在碱性条件下脱掉三甲基硅烷得到3-乙炔基-4-氟苯胺。
在上述合成中间体b步骤中,采用四三苯基磷钯作为催化剂,四三苯基磷钯的量可根据催化需要而定,例如0.02当量;更优选地,加入碘化亚铜以进一步增加原料的活性,碘化亚铜的用量可根据催化需要而定,例如为0.1当量。3-溴-4-氟硝基苯与三甲基硅乙炔的摩尔比例如可以为1∶1~3,例如1∶1,1∶1.5,1∶2,1∶2.5,1∶3;最优选1∶1.5;所用碱例如选自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吡啶、碳酸钾或者碳酸钠,优选三乙胺;优选反应时间一般在1~12小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例如反应过夜。
在上述合成中间体c的步骤中,优选在酸性pH=4-5条件下进行,还原剂例如选钯碳加氢催化剂、铁粉、锌粉或者保险粉(Na2S2O4),优选铁粉;反应时间一般在1~10小时,例如根据实际情况,一般采用1小时、2小时、5小时或10小时的反应时间,优选反应2小时以取得反应效果和反应时间成本的最佳平衡。
在和最终产物3-乙炔基-4-氟苯胺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碱是本领域通用的,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锂,氢氧化铯,碳酸钾等等,使得pH值在10-11之间;中间体c与碱的摩尔比一般为1∶1~5,例如,1∶1,1∶2,1∶5,优选的比例是1∶1;反应温度一般在0~50℃,优选15~35℃,更优选在室温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毕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毕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39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