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中空纤维膜测定口服药物渗透系数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9181.0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7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包建民;李优鑫;周正昌;刘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中空 纤维 测定 口服 药物 渗透 系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口服药物渗透系数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药物筛选是现代药物开发流程中检测和获取具有特定生理活性化合物的一个步骤,通过规范化的实验手段从大量化合物或者新化合物中选择对某一特定作用靶点具有较高活性化合物的过程。随着组合化学的问世,候选化合物的合成速度大大加快,在研发早期阶段对候选化合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及毒性等性质进行高通量筛选,尽早对化合物做出综合评价,已成为目前创新药物研究的主导趋势,但这一阶段也面临所需测试化合物种类庞大、实验项目繁多,每个化合物供应量少的问题。为此,亟待微量化、自动化、高通量测试方法开发,使化合物理化性质的测试速度与组合化学的合成速度相匹配。
目前口服给药是最方便、最常用的临床给药方式,据统计,80%以上药物口服后是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经全身循环分布到各组织器官而发挥疗效作用,所以药物能否被小肠有效吸收是口服药物筛选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因素。目前,评价口服药物吸收的实验方法主要有体外实验方法、体内实验方法和在体实验方法等。尽管体内实验和在体实验能更好地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过程,但这些方法有诸多不确定的变化因素,如动物种类及个体差异较大、手术操作复杂、药物使用量较大、实验周期较长、消耗人力和物力成本较大等,不适用于早期药物研发。体外实验方法主要有Caco-2细胞法和模拟人造膜渗透性测定法(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ssay,PAMPA)。Caco-2细胞具有和小肠上皮细胞相似的形态和功能,在标准培养条件下细胞能自动分化,形成紧密连接,表达多种刷状缘酶。但是该方法培养Caco-2细胞长达21天,且需要专业技术。近年来,PAMPA法作为一种较高通量的体外筛选方法被广泛使用,所用装置被称作“三明治”的装置,即借助一涂有卵磷脂的人造膜将测试空腔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药物溶液(供体液)层,下层为接受液(受体液)层,通过测定渗透一定时间后供体液浓度和受体液浓度求得药物的渗透性系数,进而预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情况,但是由于贴近膜的周围存在着非扰动层,尤其是在膜的下侧,非扰动层高达1900μm,而药物在人血管渗透存在的非扰动层厚度仅为30-100μm,因此PAMPA的测定结果与实际结果有一定差异;另外,PAMPA法需测定供体液和受体液浓度,整个平衡和分析时间较长、操作繁琐、配套的耗材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于操作、步骤简单、快速、准确、能在线分析和高通量测定的利用中空纤维膜测定口服药物渗透系数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利用中空纤维膜测定口服药物渗透系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pH为7.4的溶质为磷酸盐缓冲对和NaCl,溶剂为水的溶液为受体液,所述受体液中磷酸盐缓冲对的浓度为0.01-0.05M,NaCl的质量浓度为0.9%;
(2)配制pH为5-8的溶质为药物、磷酸盐缓冲对和NaCl,溶剂为水的溶液为供体液,所述供体液中药物的浓度为10-1000μM,磷酸盐缓冲对的浓度为0.01-0.05M,NaCl的质量浓度为0.9%;
(3)将一端封口的中空纤维膜管浸入质量百分浓度为1%-20%的卵磷脂溶液中10-20分钟,取出,所述卵磷脂溶液的溶剂为亲脂性溶剂;
(4)将经步骤(3)处理过的中空纤维膜管的开口端与连接管相接;
(5)将5μL-50μL受体液通过连接管加入到所述处理过的中空纤维膜管内;
(6)将步骤(5)的所述装有受体液的中空纤维膜管浸入盛放有供体液的容器中,使受体液的液面低于供体液的液面;渗透时间t为0.5-5小时,从受体液中取样,测定受体液中药物浓度,并计算渗透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91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片状产品重叠装置
- 下一篇:码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