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局部贴合避孔刚挠结合板及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28096.2 | 申请日: | 2012-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6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 发明(设计)人: | 邓先友;彭卫红;刘东;何淼;田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崇达多层线路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3/4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局部 贴合 避孔刚挠 结合 制作方法 | ||
1.一种局部贴合避孔刚挠结合板,包括软板(2′)和硬板(1),所述硬板(1)上设置有硬板开窗(101),所述软板(2′)上贴合有覆盖膜(4′),所述覆盖膜(4′)上通过硬板(1)压合有不流动半固化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流动半固化片(3′)上设置有与硬板开窗(101)位置对应且大小相同的半固化片开窗(301),所述覆盖膜(4′)对应位于半固化片开窗(301)的正下方,且覆盖膜(4′)的外边缘通过硬板(1)对应压合在不流动半固化片(3′)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贴合避孔刚挠结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膜(4′)压合在不流动半固化片(3′)下方的外边缘区域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与硬板(1)对应压合覆盖膜(4′)区域上的盲孔、通孔或槽孔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贴合避孔刚挠结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膜(4′)压合在不流动半固化片(3′)下方的外边缘距离a为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贴合避孔刚挠结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板(2′)包括多个单面无胶软板(201)和多个双面无胶软板(202),所述相邻的单面无胶软板(201)和双面无胶软板(202)之间设置有与覆盖膜(4′)形状大小相同的纯胶(203′);所述相邻的双面无胶软板(202)之间设置有与覆盖膜(4′)形状大小相同的导热双面胶(204′)。
5.一种局部贴合避孔刚挠结合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制作软板;
S2、对硬板及不流动半固化片进行开窗,且使硬板开窗与不流动半固化片开窗的位置对应,且大小相同;
S3、制作覆盖膜,将覆盖膜对应贴合在软板上,然后在覆盖膜上贴不流动半固化片,且使覆盖膜对应位于不流动半固化片的开窗位置正下方;
S4、在覆盖膜上压合硬板,形成刚挠结合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局部贴合避孔刚挠结合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1具体包括:
在双面无胶软板的一面贴合纯胶,并在纯胶上贴合开窗的不流动半固化片,且使纯胶对应位于不流动半固化片的开窗位置正下方,然后在不流动半固化片上压合单面无胶软板,并使纯胶外边缘被压在单面无胶软板的正下方;在双面无胶软板的另一面贴合导热双面胶,并在导热双面胶上贴合开窗的不流动半固化片,且使导热双面胶对应位于不流动半固化片的开窗位置正下方,然后在不流动半固化片上压合另一块双面无胶软板,并使导热双面胶的外边缘被压在另一块双面无胶软板的正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局部贴合避孔刚挠结合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3包括:
制作覆盖膜,且在覆盖膜外边缘区域上钻孔,并使所钻孔与硬板压合覆盖膜边缘区域位置的通孔、盲孔及槽孔位置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局部贴合避孔刚挠结合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3包括:
将覆盖膜对应贴合在软板上与硬板开窗对应的位置,然后在覆盖膜上贴不流动半固化片,且使覆盖膜对应位于不流动半固化片的开窗位置正下方,并将覆盖膜外边缘区域通过不流动半固化片压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崇达多层线路板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崇达多层线路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80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