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对焦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4849.2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2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洪军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3/36 | 分类号: | G03B13/36;G02B7/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对焦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对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摄像装置在进行自动对焦的时候,一般是通过步进电机改变透镜的位置,通过比较在不同位置下成像的对比度,来确定是否对焦到合适的位置上。即当获取的对比度达到最大值后,步进电机再移动2~3步,若都比当前最大值小,那么就认为当前位置就是对焦点。
但是在一般的对焦过程中,采用的是从最远端向最近端进行对焦(或者相反),但是这种方式常常会出现对焦时间过长的问题:需要在较近端进行对焦的时候,透镜从最远端开始移动(或相反的情形),这样势必会延长整个自动对焦的时间。
现在急需一种能够自动选择对焦时,步进马达驱动透镜从合适位置开始进行对焦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自动对焦方法中步进马达驱动透镜从不合适的位置开始对焦,造成对焦时间过长的缺陷,提供一种快速的自动对焦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对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检测摄像头位置,判断摄像头的朝向;
步骤2、判断摄像头的朝向是否向下,若是,则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4;
步骤3、透镜移动至最远离成像器件的位置,再执行步骤5;
步骤4、透镜移动至最接近成像器件的位置,再执行步骤5;
步骤5、执行自动对焦。
本发明的自动对焦方法,其中步骤5包括:
透镜向另外一端步进,并在透镜步进过程中检测成像器件处的图像对比度;
透镜移动到图像对比度最大的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动对焦装置,包括:
成像器件和摄像头,成像器件与摄像头的光轴重合,摄像头包括透镜;自动对焦装置还包括与摄像头固定连接角度检测装置,与摄像头固定连接的电机;
角度检测装置检测摄像头的朝向;
若角度检测装置检测摄像头的朝向倾斜向下,电机移动透镜至最远离成像器件的位置,再移动透镜至对焦位置;
若角度检测装置检测摄像头的朝向水平或倾斜向上,电机移动透镜至最接近成像器件的位置,再移动透镜至对焦位置。
本发明的自动对焦装置还包括与成像器件连接的对比度分析仪,用于在透镜步进过程中检测成像器件处的图像对比度;电机带动透镜移动到图像对比度最大的位置。
本发明的自动对焦装置,电机为音圈电机。
本发明的自动对焦装置,角度检测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陀螺仪和电磁传感器。
实施本发明的自动对焦方法及装置,能够自动识别出自动对焦过程中透镜的较佳起始位置,缩短自动对焦的时间。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自动对焦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对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动对焦方法的流程图。现有的自动对焦方法通常是将成像透镜选择一个极限的起始位置(例如最接近成像器件或者最远离成像器件)然后向另一端移动成像透镜,然后将透镜停止在成像最佳的位置上,这样的对焦过程机械呆板,而本发明则首先对成像的图像是近焦物体或是远焦物体进行判断分析,减少自动对焦的时间。
首先执行步骤1,判断摄像头的朝向,在本发明中将摄像头的朝向分为三类:镜头朝下、镜头水平以及镜头朝上。镜头朝下的情况一般是俯拍,对空间位置上低于照相设备的物体进行拍摄;镜头水平即为一般的远景拍摄,镜头朝上为仰拍。
步骤2:依据步骤1的检测,将摄像头分为两类:朝下与不朝下两种,并对齐进行分别处理。这是考虑到镜头朝下时,极大多数是进行近距离的拍摄,适合进行近焦处理。当镜头朝下时,进入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4.
步骤3:在判断镜头朝下时,将摄像头内的成像透镜移动到最远离成像器件的位置上。依据透镜成像的一般规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48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恒温加热整平覆膜裁料机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气体交换的培养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