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莱克多巴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24258.5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4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攀;任琪;谢桂华;谈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宝凯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44 | 分类号: | C07K16/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许建;田亚军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巴胺 单克隆抗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莱克多巴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莱克多巴胺(RAC)为β2-受体激动剂,与其他β-兴奋剂类药物如克伦特罗、卡布特罗、沙丁胺醇等具有类似结构,对体内代谢的作用较强,能降低脂肪的生成和促进脂肪的分解,促进蛋白质合成并减少其降解;还能促进胰岛素的释放,使糖原分解增加,因此能利用合成脂肪的能量和成分来增加蛋白质的合成。
近年来由于加大了打击非法使用克伦特罗的力度,使其同类药物RAC的非法添加日趋严重,尽管我国政府颁布了各种法令严禁将RAC等β2-激动剂作为动物促生长剂使用,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违法滥用RAC等β2-激动剂的现象仍非常普遍,各类中毒事件时有发生。RAC长期使用后易在动物组织,特别是内脏中积聚残留,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中毒症状,能使骨骼肌收缩增强,破坏快缩肌和慢缩肌纤维间的融合现象,引发肌肉震颤。其他中毒症状包括面色潮红、心动过速、心率失常、胸闷、腹痛、肌肉疼痛、四肢麻木、恶心、头痛和晕眩等。对患有高血压、青光眼、糖尿病、前列腺肥大等疾病的患者危害更大,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
RAC在牲畜体内吸收代谢较快,一般不易蓄积,体内RAC的含量很低,一般为ng级。目前RAC的检测技术主要有色谱技术和免疫分析技术等。色谱技术为经典技术,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液相色谱/荧光(HPLC/FLD),液相色谱-质谱连用(LC-MS),气相色谱-质谱连用(GC-MS),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等方法。免疫分析技术主要有酶免疫技术、免疫生物传感器技术、金标免疫层析技术及新兴的生物芯片技术。色谱技术灵敏准确,但是样品处理繁琐费时,成本高,所需仪器设备昂贵,一次检测样品量少,检测时间长,而且需要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来操作复杂的仪器设备,不易普及,仅作为少数实验室的确证方法。免疫分析技术具有敏感、特异且一次能检测大量样品、满足现场和快速检测的要求。已成为前期筛查的主要手段。由于作为半抗原的莱克多巴胺本身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必须将其与载体蛋白偶联获得人工合成的完全抗原才具有抗原性。而小分子抗原与载体蛋白的偶联效果及细胞融合后阳性克隆的筛选都直接影响着抗体的制备效果,是抗体制备的关键。目前,RAC与载体的连接方法主要有多元酸酐与混合酸酐联用法和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法,这些方法改造位点均为莱克多巴胺的活性位点,在这些部位引入连接臂会影响到莱克多巴胺的电子分布和空间位阻,因此会不同程度造成免疫所得莱克多巴胺抗体特异性降低。为了建立莱克多巴胺酶免疫分析方法,需要制备特异性强、可大量生产的莱克多巴胺的单克隆抗体。但目前制备所得的莱克多巴胺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不强,也无法大量生产。
因此,目前制备的莱克多巴胺的单克隆抗体存在假阳性、假阴性偏高,特异性不强,无法大量生产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莱克多巴胺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生产的莱克多巴胺单克隆抗体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应用于莱克多巴胺的检测中,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宝凯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宝凯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42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平衡-平衡转换电路元件
- 下一篇:成像设备和计算白平衡增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