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烯烃类不饱和键的聚合物加氢反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22728.4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8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贺小进;李传清;解希铭;张国娟;赵英健;李伟;陈建军;王爱东;胡保利;常学工;陈淑明;石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8/04 | 分类号: | C08F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王凤桐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烯烃 不饱和 聚合物 加氢 反应 方法 | ||
1.一种含烯烃类不饱和键的聚合物的加氢反应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加氢反应条件下,在加氢催化剂存在下,使含烯烃类不饱和键的聚合物溶液和氢气在反应器中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为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反应器,其中,第一反应器为环管反应器,第二及以后的反应器为塔式反应器,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反应器的循环比使环管反应器内的物料处于接近全混流状态,其中,第一反应器的循环比为10-200∶1;而第二及以后的反应器中物料接近平推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第一反应器的循环比为20-150∶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环管反应器直管段的长径比为3∶1-200∶1,优选为6∶1-150∶1,更优选为10∶1-12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塔式反应器的高径比为1-100∶1,优选为2-80∶1,更优选为5-60∶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及以后的反应器为空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及以后的反应器内部装有填料,所述填料为散装或规整的惰性填料,所述惰性填料的材质为不锈钢、陶瓷或塑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聚合物溶液在第一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为10-120分钟,优选为20-60分钟;在第二及以后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为30-240分钟,优选为60-15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加氢过程中,加氢催化剂和含烯烃不饱和键的聚合物溶液混合后连续进入第一反应器,第二及以后的反应器均为底部进料、顶部溢流流出。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加氢过程中,各反应器内的氢压的表压相同或不同,分别为0.2-10MPa,优选为0.5-5MPa。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加氢过程中,各反应器内的温度相同或不同,分别为30-130℃,优选为40-100℃。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烯烃类不饱和键的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为5-40重量%,优选为8-30重量%,其中所使用的溶剂为选自烷烃、环烷烃和芳烃中的至少一种的惰性烃类溶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烯烃类不饱和键的聚合物为共轭二烯烃均聚物和/或共轭二烯烃与乙烯基芳烃的共聚物,所述共轭二烯均聚物为聚丁二烯和/或聚异戊二烯;所述共轭二烯与乙烯基芳烃的共聚物为丁二烯和/或异戊二烯与苯乙烯的无规共聚物和/或丁二烯和/或异戊二烯与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和/或者丁二烯和/或异戊二烯与α-甲基苯乙烯的无规共聚物和/或丁二烯和/或异戊二烯与α-甲基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氢催化剂为含有有机酸镍和烷基铝的混合物,以铝计的烷基铝与以镍计的有机酸镍的摩尔比为8∶1至1∶1,优选为6∶1至3∶1,所述加氢催化剂的用量为0.01-0.1gNi/100g聚合物,优选为0.03-0.07gNi/100g聚合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酸镍为环烷酸镍或辛酸镍,所述烷基铝为三异丁基铝或三乙基铝。
15.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氢催化剂含有茂钛催化剂与任选的烷基锂,锂与钛的摩尔比为0∶1至40∶1,优选为3∶1至20∶1;所述加氢催化剂的用量为0.01-0.5mmolTi/100g聚合物,优选为0.05-0.3mmolTi/100g聚合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烷基锂为正丁基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27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丙烯均聚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以椰子全果为原料生产微晶纤维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