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附件轮系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21534.2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0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王浩雷;季万强;杨克飞;罗伟;王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7/06 | 分类号: | F02B6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附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发动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附件轮系机构。
背景技术
在常规轿车中,发动机附件系统包括曲轴减震机构、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泵、空调压缩机、交流式发电机、附件轮系机构以及支撑附件系统内各部件的附件支架,其中附件系统通过附件轮系机构的驱动来实现工作,具体地,附件轮系机构包括曲轴减震皮带轮、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泵皮带轮、交流式发电机皮带轮、空调压缩机皮带轮、附件多楔皮带,附件多楔皮带顺序缠绕各个带轮,通过附件多楔皮带来驱动各个带轮,进而驱动整个附件系统。
从上述可以看出,发动机附件系统中的机械液压助力转向泵可以向转向系统提供辅助动力源,但是当整车配置需要升级或变化时,例如将电子助力转向系统代替机械液压转向助力系统时,发动机附件系统的布置及设计可能需要重新设计,这样可能导致该附件系统不能很好地应用到不同的车系中,通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附件轮系机构,能够使得发动机附件系统的通用性较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附件轮系机构,包括连接同一动力源的第一皮带传动装置和第二皮带传动装置,所述皮带传动装置包括由第一多楔皮带缠绕过的第一曲轴减震皮带轮、自动涨紧带轮、交流发电机带轮以及空调压缩机带轮;
所述第二皮带传动装置包括由第二多楔皮带缠绕过的第二曲轴减震皮带轮、机械液压助力转向泵带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曲轴减震皮带轮和所述第二曲轴减震皮带轮沿同轴刚性连接,且所述第一曲轴减震皮带轮和所述第二曲轴减震皮带轮连接同一 动力源。
可选地,所述第一多楔皮带和所述第二多楔皮带均为六楔皮带,相对应地,所述第一多楔皮带和所述第二多楔皮带缠绕过的带轮均为六楔槽带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多楔皮带为弹性多楔皮带。
其中,所述第一皮带传动装置的轮系内侧设有所述第一曲轴减震皮带轮、所述自动涨紧带轮、交流发电机带轮以及空调压缩机带轮;所述第一皮带传动装置的轮系外侧设有过渡带轮。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带轮为平轮。
作为本发明可选的第一种方案,所述第一皮带传动装置的轮系依次缠绕过所述第一曲轴减震皮带轮、所述自动涨紧带轮、所述过渡带轮、交流发电机带轮以及所述空调压缩机带轮。
作为本发明可选的第二种方案,所述第一皮带传动装置的轮系依次缠绕过所述第一曲轴减震皮带轮、所述自动涨紧带轮、交流发电机带轮、所述过渡带轮以及所述空调压缩机带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附件轮系机构,包括连接同一动力源的第一皮带传动装置和第二皮带传动装置,所述皮带传动装置包括由第一多楔皮带缠绕过的第一曲轴减震皮带轮、自动涨紧带轮、交流发电机带轮以及空调压缩机带轮;所述第二皮带传动装置包括由第二多楔皮带缠绕过的第二曲轴减震皮带轮、机械液压助力转向泵带轮,这样第一皮带传动装置和第二皮带传动装置可以同时进行独立的工作,其中第二皮带传动装置可以通过机械液压助力转向泵向转向系统提供动力源,当转向系统的动力源升级为由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提供,可以直接取消第二皮带传动装置,这样可以为整车配置的升级及变化预留改进的布置设计方案,对第一皮带传动装置影响较小(可以不需要对第一皮带传动装置进行重新设计),进而对发动机附件系统的布置影响比较小,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动机附件轮系机构可以较好地兼顾机械液压转向系统和电子助力转向系统,能够使得该发动机附件系统较好地应用在不同的车系上,通用性较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发动机附件轮系机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发动机附件轮系机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发动机附件轮系机构的轮系布置参数。
附图标记:
1-第一曲轴减震皮带轮,2-第二曲轴减震皮带轮,3-自动涨紧带轮,4-过渡带轮,5-交流发电机带轮,6-空调压缩机带轮,7-第一多楔皮带,8-机械液压助力转向泵带轮,9-第二多楔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15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老人体测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肺活量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