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盐碱地羊草生物量和种子产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9922.9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4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华;粱正伟;马红媛;杨昊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会会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盐碱地 生物量 种子 产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高盐碱地植物产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羊草,是一种多年生根茎型优质牧草,其抗逆性强,具有耐寒、耐旱和耐盐碱的生态持性,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为大多牲畜所喜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羊草广泛分布于欧亚大草原的东部地区,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东部和松嫩平原西部。然而由于土壤盐碱化,过度放牧等影响,羊草生物产量逐年下降,已由上世纪50年代平均干草产量2.2~3.0吨/公顷下降至目前的0.7~0.9吨/公顷。羊草产量的不断下降,不仅限制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日益加剧了区域植被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脆弱。
羊草作为中国北方草地的优势种群,同时也是防沙治碱的优良牧草。羊草品质优良,国内外干草市场潜力巨大,种子市场也供不应求,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优势产业。由于天然草地的逐步退化,加之人工建植的难度较大,主要表现为种子产量少,萌发率低,人工种植难于成苗,羊草产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草地管理存在着技术粗放,措施缺乏等关键问题,草地土壤肥力日益衰退,仅仅依靠禁牧,围栏封育等简单措施很难在短期内提高羊草生物产量,远远不能满足羊草大面积繁育,迅速提高草地生产力的需要。
现存的羊草草地管理方法及生产技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1、草地土壤养分失衡,由于受土壤盐分增加的影响,大部分草地氮素含量表现为极度匮乏,调查显示退化羊草草地土壤氮素含量不足正常草地的30%,氮素缺乏已成为限制羊草产量的重要因子;
2、单纯的围栏封育,禁牧等措施短期内无法提高草地肥力,草地退化趋势难以有效遏制,羊草生物产量不能迅速提高;
3、天然羊草成穗率、结实率低,种子产量少,价格高,人工种植发芽率与保苗率也低,成本大,难于推广羊草草地的人工建植;
4、羊草生物产量的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土壤盐碱化加重,不断产生新的生态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盐碱地存在草地土壤养分失衡,羊草草地管理方法不当,导致羊草生物量和种子产量少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盐碱地存在的羊草生物量和种子产量少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提高盐碱地羊草生物量和种子产量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提高盐碱地羊草生物量和种子产量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火烧返青:于四月中下旬,待积雪化尽,地面风干时采用火烧的方式,对前一年生长羊草的盐碱地上的枯枝落叶及牧草残渣进行焚烧;
二、氮素添加:待羊草长到10~15cm时在傍晚5点~7点进行氮素添加,添加量为纯氮120~150公斤/公顷,添加方式为地表撒施;
三、适时灌水:每月灌水1~2次,每次灌水深度为5~10mm;若每月平均降雨2~3次,每次降雨10~12mm,且两次降雨时间间隔在10~15天,则不必人工灌水;
四、种子采收:种子成熟后,于午后3点~5点进行种子采收,采收时将羊草穗沿穗柄处剪下,然后进行晾晒,脱粒;
五、牧草收割:八月中下旬对羊草进行收割,即完成。
本发明包括以下发明效果:
本发明采用氮素添加的方法,于羊草返青后每公顷添加氮素120-150公斤,快速促进羊草的生长,使羊草的种群高度提高33%,种群密度增加2倍以上,羊草干草产量由氮素添加前的0.9~2.1吨/公顷提高到氮素添加后的4.0~8.8吨/公顷,平均增产3倍以上,结穗率提高50.4%~151.7%,种子产量提高7.3倍以上,同时具有降低草地土壤盐分,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植被盖度,遏制草地退化,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特点。本发明为我国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化草地管理和羊草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途径和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中一种提高盐碱地羊草生物量和种子产量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火烧返青:于四月中下旬,待积雪化尽,地面风干时采用火烧的方式,对前一年生长羊草的盐碱地上的枯枝落叶及牧草残渣进行焚烧;
二、氮素添加:待羊草长到10~15cm时在傍晚5点~7点进行氮素添加,添加量为纯氮120~150公斤/公顷,添加方式为地表撒施;
三、适时灌水:每月灌水1~2次,每次灌水深度为5~10mm;若每月平均降雨2~3次,每次降雨10~12mm,且两次降雨时间间隔在10~15天,则不必人工灌水;
四、种子采收:种子成熟后,于午后3点~5点进行种子采收,采收时将羊草穗沿穗柄处剪下,然后进行晾晒,脱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99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