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时高介电常数陶瓷/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9839.1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5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迟庆国;王暄;高亮;孙嘉;陈阳;雷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79/08;C08G73/10;C08K3/2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金永焕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介电常数 陶瓷 聚酰亚胺 复合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力及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具有高介电性能的有机功能电介质材料有着引人瞩目的使用前景,尤其是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及易加工性等特点,吸引了各国学者的极大关注,取得了可观的进展,其中,具有高介电常数的陶瓷颗粒作为增强相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在高温下的高介电常数的陶瓷/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可用于制备嵌入式电容器及高储能密度介质材料。但是,现有陶瓷/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制备过程中,原料成本高,工艺复杂,并且复合薄膜在高温(210℃)下应用时其介电常数不高,仅提高到102数量级,而提高薄膜在高温场下的介电常数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制备方法中,原料成本高,工艺复杂,制备得到的陶瓷/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在高温(210℃)下应用时其介电常数不高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了高温时高介电常数陶瓷/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高温时高介电常数陶瓷/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向乙二醇甲醚中,加入硝酸钙、硝酸铜和硝酸锆,在40℃~60℃下,以300r/min~50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20min~40min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溶液,向溶液中加入钛酸四丁酯,以300r/min~50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40min~80min后,静置20h~28h,得溶胶;其中,所述的乙二醇甲醚的体积与硝酸钙的物质的量的比为(3.65L~8.65L):1mol,硝酸铜与硝酸钙的摩尔比为(2~4):1,硝酸锆与硝酸钙的摩尔比为(0.01~0.1):1,钛酸四丁酯与硝酸钙的摩尔比为(3.5~4.5):1;
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溶胶点燃,得粉体,将粉体用研钵研磨1h~2h后,放入马弗炉中,以4℃/min~8℃/min的速率,升温至750℃~850℃,保温1.5h~2.5h后,继续以4℃/min~8℃/min的速率升温至1000℃~1100℃,保温5h~7h,冷却至室温,得到固体,将得到的固体以500r/min~700r/min的转速球磨至粒径不超过8μm,得陶瓷颗粒;
三、向二甲基乙酰胺中,加入4,4'-二氨基二苯醚和步骤二得到的陶瓷颗粒,以40kHz~60kHz的频率超声3h~5h后,在搅拌速率为400r/min~800r/min的搅拌条件下,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全部加完后,继续搅拌,全部反应时间为2h~4h,然后静置6h~36h,得到陶瓷/聚酰胺酸的混合溶液;其中,二甲基乙酰胺的体积与步骤二得到的陶瓷颗粒的质量比为(2.8mL~6.5mL):1g,所述的4,4'-二氨基二苯醚与步骤二得到的陶瓷颗粒的质量比为(0.17~0.39):1,加入的均苯四甲酸二酐与步骤二得到的陶瓷颗粒的质量比为(0.19~0.43):1;
四、取步骤三得到的陶瓷/聚酰胺酸的混合溶液,涂于玻璃上,将涂有混合溶液的玻璃放入干燥箱中,从室温加热至180℃~330℃进行酰亚胺化处理,即得到陶瓷/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本发明的优点:
一、本发明提供的高温时高介电常数陶瓷/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采用经Zr改性的陶瓷的介电常数高达104,采用4,4'-二氨基二苯醚和均苯四甲酸二酐作为聚酰亚胺基底的原材料,成本低廉;采用原位聚合和超声振荡相结合的方法,克服了传统制备方法中颗粒团聚的问题;
二、本发明提供的高温时高介电常数陶瓷/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陶瓷/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在210℃和100Hz的条件下,陶瓷/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可以达到1000,达到了103数量级,可以满足高温场210℃下的应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98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