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模式旋翼浆毂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9284.0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2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弗兰克·B·斯坦普斯;P·提斯代尔;J·科里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尔直升机泰克斯特龙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32 | 分类号: | B64C27/32;B64C27/5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韩龙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模 式旋翼浆毂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大体上涉及旋翼浆毂组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器的旋翼浆毂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旋翼浆毂组件在本领域中公知的用于有效地控制旋翼飞机的定向移动。铰接的浆毂组件包括两个或多个彼此独立地翻转,水平悬转,引导,以及摆振的旋翼桨叶。浆毂组件典型地包括水平铰链,被称为翻转铰链,其允许桨叶上下移动。这种运动被称为翻转并且被设计用于弥补升力的不对称。垂直铰链,被称为摆/振(lead/lag)或阻力铰链,允许桨叶前后移动。这种运动被称为摆/振,拖曳,或者偏航。
传统的旋翼浆毂组件典型地包括与水平和/或垂直铰链可操作关联的减震器。减震器抵偿在飞行中由旋翼产生的加速和减速。具体地,减震器被配置成吸收旋翼桨叶的力并且将摆/振运动的频率维持在期望的范围之内。
传统的减震器包括单一的减震比,这在不同的飞行条件下是不希望的。例如,被选作用于摆/振减震器的弹簧比率为期望的面内刚度所需的值与减小施加在旋翼以及其它飞机组件上的负荷与疲劳的值之间的折中值。
尽管旋翼浆毂组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缺点。
附图说明
被认为是本发明的特性的新颖性特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提出。然而,本发明本身,还有优选的应用模式,以及进一步的目标和优点将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获得最好的理解,其中:
图1为采用本申请的旋翼浆毂组件的旋翼飞机的侧视图;
图2为采用本申请的旋翼浆毂组件的倾转旋翼飞机的斜视图;
图3为本申请的旋翼浆毂组件的斜视图;
图4为图3的旋翼浆毂组件的放大视图;
图5为图4的旋翼浆毂组件沿V-V方向的放大视图;
图6为图4的旋翼浆毂组件的连接装置的放大视图;
图7为图4的旋翼浆毂组件的双弹簧比率减震器的顶部横截面视图;
图8为描述优选模式的流程图。
虽然本申请的系统和方法可以具有各种变形和替代形式,其具体的实施方式通过图中的例子示出并且在这里进行详细的描述。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里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并不是将本申请限定于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恰恰相反,其目的是为了覆盖落入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申请的工艺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全部变形,等同,以及替代的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浆毂组件和方法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下面给出。当然可以意识到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视具体情况做出各种决定以实现研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服从系统相关和商业相关的系统规定参数,其从一种实施方式变化到另一种。此外,可以意识到的是这种发展努力可能是复杂和耗时的,但是仍然是享有本公开的利益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必须经历的常规过程。
本申请的旋翼浆毂组件克服了与传统组件相关联的共同的缺点。具体地,浆毂组件提供用于控制在飞行中旋翼桨叶的离心力,翻转,水平悬转,以及摆/振运动。该组件包括一连接装置,在下文中被称为“耳轴”,其枢转地并且可旋转地将旋翼桨叶连接到倾斜盘。与耳轴可操作关联的双弹簧比率减震器允许在飞行中在两个或多个弹簧比率之间进行选择性切换。这些特征提供用于控制在飞行中由旋翼桨叶产生的离心力,翻转,水平悬转,以及摆/振运动的有效装置。
本申请的组件和方法的结构及操作将通过附图并结合所附的描述被理解。这里描述了该系统的几种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不同实施方式的各种组件,部件,以及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和/或彼此交换,即使在附图中并没有示出全部的变形和具体实施方式,其全部位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还应该理解的是各种实施方式之间的特征,元件,和/或功能的混合与匹配在这里被明确地考虑以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从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特征,元件,和/或功能可以意识到它们可以被恰当地结合到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除非以其他方式描述。
现在参照附图,其中在各种视图中相同的标记字符表示相应或类似的元件,图1和2示出采用本申请的旋翼浆毂组件的两种不同的旋翼飞机。图1示出直升机101的侧视图,同时图2示出倾转旋翼飞机201的斜视图。旋翼浆毂组件优选地用在旋翼飞机中;然而,可以意识到这里公开的特征可以容易地适用于其它类型的飞行器和/或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尔直升机泰克斯特龙公司,未经贝尔直升机泰克斯特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92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