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制备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7517.3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3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丰加涛;付冬梅;王海涛;冯志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润高科天然药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7/07 | 分类号: | C07H17/07;C07H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辉 |
地址: | 1021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杏叶 提取物 制备 山奈酚 芸香 糖苷 方法 | ||
1.一种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制备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银杏叶提取物为原料,经甲醇-水溶液溶解后,得到银杏叶提取物溶液,再经过二维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技术,得到山奈酚-3-O-芸香糖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制备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杏叶提取物溶于40-80%的甲醇-水溶液,制得银杏叶提取物溶液,银杏叶提取物浓度为10-1000mg/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制备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杏叶提取物最佳溶于50-60%的甲醇-水溶液,银杏叶提取物浓度最佳为250-550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制备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技术为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银杏叶提取物制备山奈酚-3-O-芸香糖苷;采用液相色谱进行一维制备的色谱柱为反相C18,二维制备的色谱柱为亲水型TECys色谱柱;
一维液相色谱制备采用的流动相为有机相和水相的混合,洗脱条件按照有机相15-65%等度或0-30分钟有机相由5%提高到60%梯度进行;其中有机相为甲醇或乙腈,水相为水;
对一维收集浓缩后的样品,进行二维液相色谱制备,二维液相色谱制备采用的流动相为有机相与水相混合,洗脱条件按照有机相70-90%等度或经0-20分钟有机相由95%降低到55%梯度进行,二维液相色谱制备根据质谱选择离子指导组分收集;其中有机相为甲醇或乙腈,水相为水;
将二维液相色谱制备收集到的山奈酚-3-O-芸香糖苷馏分进行旋转蒸发浓缩至干,得到山奈酚-3-O-芸香糖苷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制备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保留时间10-30分钟主成分为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组分进行收集,旋转蒸发至干,作为一维制备山奈酚-3-O-芸香糖苷粗品。将一维制备山奈酚-3-O-芸香糖苷粗品用40%-80%的甲醇-水溶液溶解,至浓度为20-200mg/m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制备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时流动相流速为60-120mL/min,制备时柱温为室温或25-40℃,制备时进样量为200-3000μL/针,检测器为DAD紫外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制备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维制备最佳流动相为乙腈与水,采用梯度方式,乙腈比例由10%经15-20分钟增加到15%-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制备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维制备收集15-20分钟为主要含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组分,一维制备山奈酚-3-O-芸香糖苷粗品用50%-60%的甲醇-水溶液制成浓度为60-100mg/mL的山奈酚-3-O-芸香糖苷粗品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制备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制备最佳流动相为乙腈(或含0.1%甲酸)与水(或含0.1%甲酸),采用等度条件,乙腈(或含0.1%甲酸)浓度为75-85%,二维制备质谱选择离子为m/z=303和287,收集m/z=287的馏分。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制备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时流动相最佳流速为80-100mL/min,制备时柱温为室温,制备时进样量为2000-2500μL/针,紫外检测器为36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润高科天然药物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润高科天然药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751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