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妆品用智能防紫外线添加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05039.2 申请日: 2012-10-23
公开(公告)号: CN102860926A 公开(公告)日: 2013-01-09
发明(设计)人: 黄啸;潘君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大学
主分类号: A61K8/49 分类号: A61K8/49;A61K8/44;A61K8/36;A61K8/35;A61K8/33;A61K8/29;A61K8/27;A61K8/19;A61Q17/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00044 ***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化妆品 智能 紫外线 添加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防紫外线添加剂,尤其是涉及一种化妆品用智能防紫外线添加剂。

背景技术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自然界中太阳能够辐射到地球的紫外线主要为波长290nm~320nm的中波紫外线(UVB)和波长为320nm~400nm的长波紫外线(UVA)。UVB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灼伤,使真皮血管扩张,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UVA可使皮肤晒黑,长期照射会使皮肤衰老和损伤。

目前,防晒霜中的防紫外线因子主要分为物理因子和化学因子。物理因子主要是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钨等无机氧化物,它们在皮肤上铺开,对阳光形成反射,以达到防紫外线的目的。化学因子主要是对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邻氨基苯甲酸类、肉桂酸、苯甲酮类、取代丙烯腈类等有机物,它们可吸收紫外线,使其转化为分子振动能或热能达到防晒的功效。

但是目前防晒霜中添加的防紫外线因子都较单一,导致对紫外线的防护波段范围有限;或是简单的物理混合,添加量也相对固定,不能实现长时间的防紫外线功能;更重要的是目前防晒霜不能通过外界紫外线的辐照,智能调节防紫外线化学因子的释放,更不具有对这些因子的回收作用,由此在紫外线辐照下造成防紫外线因子的量不足以阻挡紫外线穿透的后果,从而导致在不同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及时长时失去防紫外线效果;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化学防紫外线因子对皮肤有一定程度的伤害,长期附着在皮肤表面而不能及时清理会对皮肤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制备一种紫外线防护波长范围宽、具有长时、长效的双重防紫外线效果、同时可减小防紫外线因子对皮肤损伤的防紫外添加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化妆品用智能防紫外线添剂包括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物理因子,一部分是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化学因子,通过亲/疏水机制,物理因子包埋化学因子,在紫外线照射下智能释放一定量化学因子,无紫外线照射时能回收一定量化学因子。

上述的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物理因子可为多孔的纳米氧化锌、二氧化钛、二氧化锡、三氧化钨等能在紫外线辐照下发生亲/疏水性转变的金属氧化物微球及其掺杂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微球的粒径大小在10nm~800nm范围内。

上述的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化学因子为氨基苯甲酸类、肉桂酸类、苯酮类、取代丙烯腈类、二苯甲酰甲烷类、三嗪类和受阻胺类等具有疏水性能且可吸收紫外线有机物中的至少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上述防紫外线物理因子与防紫外线化学因子的混合摩尔质量比为1:0.005 ~500。

上述的亲/疏水机制是指对水的亲和性和疏斥性。在水等极性溶液中,亲水性物质能够透过氢键和水形成短暂键结,而疏水性物质会与水互相排斥,聚在一起。

上述的物理因子对化学因子的包埋,是利用物理因子具有的足够大的纳米级微孔,采用一定的方法,使化学因子进入具有一定容积的物理因子的微孔内腔中,而不被溶出。微孔孔径在0.1nm~100nm范围内,微孔内腔容积在50nm3~5×108nm3范围内。

上述的物理因子对化学因子所进行的包埋方法包括沉淀法和共沉淀法、研磨法、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固-液法或气-固法及固相法等包合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应用。

上述的在紫外线照射下释放化学因子的机制是,物理因子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发生从疏水性向亲水性的转变,由于亲/疏水性作用的变化,使得包埋进微孔内的疏水性化学因子会被排斥出来。在没有紫外照射的条件下,物理因子又会从亲水性回复到疏水性,能够回收一定量的化学因子。

上述释放一定量和回收一定量的化学因子的范围为化学因子添加量的0~1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采用物理因子包埋化学因子,并非简单的物理混合,从而增加了防紫外线因子的添加量,可能达到长时间的防紫外线效果;2)通过调节化学因子的种类及包埋量,来实现宽波段的、长时效的紫外线防护;3)实现了防紫外线的智能调控。由于紫外线的辐照强度和时长可控制物理因子的亲/疏水性,进而调控化学因子的释放量,使得防紫外线添加剂可根据自然界中紫外线的变化,实现可控的化学因子的释放,达到智能型防紫外线目的。而无紫外线辐照下防紫外线物理因子又能回复为疏水性,可实现化学因子的部分回收,减小对皮肤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孔物理因子纳米球扫描电镜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50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