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杏鲍菇的保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03008.3 | 申请日: | 2012-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5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霞;王毓宁;胡花丽;赵延存;李志强;孙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23B7/148 | 分类号: | A23B7/148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杏鲍菇 保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蔬贮藏保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二氧化碳气调货架保鲜杏鲍菇方法。
背景技术
杏鲍菇肉质细腻,鲜脆可口,是近年来新培育的一种品质超群的大型肉质伞菌,其营养价值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高,特别是普通膳食中缺乏的赖氨酸、精氨酸含量丰富,同时钙、镁、钾、磷等无机元素含量也相当丰富,而脂肪含量偏低,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因而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然而,杏鲍菇收获后,常由于其组织纤维化、木质化及病害的发生而失去食用价值,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常温下,在空气比例气体成分下,杏鲍菇在2天后即出现上述品质裂变迹象。因此,研究杏鲍菇采后安全、有效的保鲜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各种采后处理技术,例如:薄膜包装、化学处理方法及辐照处理已被广泛用于各种食用菌,以解决其采后腐烂、货架期短及品质劣变的问题。但由于化学保鲜剂有化学残留等问题,直接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并污染环境,因此,世界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开发绿色、无污染的果蔬保鲜方式。气调包装技术(MAP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先进的保鲜包装方式,利用果蔬自身的呼吸作用和包装材料的薄膜渗气性来主动或被动调节袋内气体组成的平衡,形成高CO2,低O2浓度的贮藏环境,以达到降低呼吸作用,抑制阻止褐变,减少营养损耗,延长贮藏期的目的,由于O2和CO2的比例对杏鲍菇采后生理变化起关键的作用,传统的气调包装易造成杏鲍菇有害的厌氧呼吸条件,过多地消耗体内养料,同时容易造成杏鲍菇内自由基清除剂的减少及丙二醛(MDA)的生成,不仅影响杏鲍菇的品质和营养价值,还会产生乙醛等异味物质,严重降低了产品的商品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二氧化碳气调保鲜杏鲍菇方法,该方法能延长杏鲍菇常温货架期2~3倍,且能很好的抑制杏鲍菇采后菌丝体的生长和组织的纤维化,并维持采后杏鲍菇较好的品质特性。本保鲜方法无化学残留,保嫩效果好,适应人们追求天然、绿色的食品消费理念,适于杏鲍菇的货架销售。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杏鲍菇的保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杏鲍菇预处理:挑选大小均匀、无损伤者为保鲜材料;
(2)容器配置:将挑选的杏鲍菇盛放于可气调容器中,所述容器中通有混合气体,所述混合气体按体积百分比组成为:1~2%O2+20~30%CO2+68~79%N2。
所述可气调容器为气调保鲜箱,所述气调保鲜箱设有两个大小不同的通气孔,其中一个较大的通气孔靠近气调保鲜箱底部,用以混合气体的通入,另一个较小的通气孔设置在气调保鲜箱的上部用以连接大气。因混合气体密度比空气较高,从底部通入混合气体,有利于空气更加彻底的从上部通气孔排出。
所述可气调容器为气体透过选择性保鲜袋,所述挑选的杏鲍菇和所述的混合气体直接密封于所述气体透过选择性保鲜袋中。
所述气体透过选择性保鲜袋厚度为0.03~0.05mm,CO2渗透系数为30000~40000,O2渗透系数为4000~5000的聚乙烯保鲜袋。优选为:CO2渗透系数为31616.57 ml/m2.d,O2渗透系数为4329 ml/m2.d的聚乙烯保鲜袋。
本发明所述方法与现有技术比较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1)高效:目前市场上20~25℃下杏鲍菇的货架期仅有2天左右,本发明所述方法在常温20~25℃的环境中,货架期可达5~7天,较正常常温货架期延长2~3倍,在该条件下销售,能够有效抑制杏鲍菇组织褐变,保持其嫩度及营养价值、降低腐烂率。
(2)安全:本发明利用高浓度二氧化碳处理延缓货架期杏鲍菇的衰老及品质劣变问题,不使用化学保鲜剂,可避免应用各种化学保鲜剂对人类和环境带来的潜在危害。
本发明所述的杏鲍菇保鲜方法,既可以降低其呼吸作用,抑制杏鲍菇采后病害和微生物的生长,同时显著的延长了杏鲍菇货架期限,又可以避免传统气调贮藏易导致杏鲍菇无氧呼吸,提高杏鲍菇内自由基清除剂的含量及抑制有害物质MDA的产生,另外还具有无化学污染和残留等优点,符合当今国际果蔬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易衰老和易腐烂的高端食用菌产品短期贮藏及货架期保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30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