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易分离的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8037.5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8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锺明宏;余东宪;赖蔚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C09J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易分离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显示装置大多是利用外框(bezel)将显示面板固定于背光模块上。为了追求轻型化与薄型化,有些显示装置会省略外框,而改利用胶带将显示面板粘贴于背光模块的胶框上。由于缺少外框的固定,用来粘贴的胶带必须具有一定的粘性,以将显示面板牢牢地粘贴于背光模块的胶框上。当粘贴不准确或显示面板发生故障而需要将显示面板拆卸下来进行重工或更换时,由于现有的胶带会将显示面板牢牢地粘贴于背光模块的胶框上,使得显示面板不容易被撕除,如果强行撕除显示面板,很有可能会造成显示面板和/或背光模块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分离的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易分离的电子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易分离的电子装置包括背光模块、面板以及复合式胶带。所述复合式胶带将所述面板粘贴于所述背光模块上。所述复合式胶带包括基材、第一粘合层以及第二粘合层。所述第一粘合层形成于所述基材的第一表面上且粘贴于所述面板,且所述第二粘合层形成于所述基材的第二表面上且粘贴于所述背光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所述第一粘合层包括第一粘胶以及多个第一胶囊,所述第一胶囊包括第一囊体以及第一可降低粘性物质,且所述第一可降低粘性物质包覆于所述第一囊体中。当所述第一囊体被破坏而释出所述第一可降低粘性物质时,所述第一可降低粘性物质与所述第一粘胶接触,从而降低所述第一粘胶的粘性。
所述多个第一胶囊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所述第一粘胶形成于所述多个第一胶囊上。
所述多个第一胶囊与所述第一粘胶混合在一起。
所述第一胶囊的颗粒大小介于5微米与100微米之间。
所述第一囊体的材料是外力可破坏材料,且所述第一可降低粘性物质是有机溶剂。
所述第一囊体通过加压、加热或是以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被破坏。
所述第二粘合层包括第二粘胶以及多个第二胶囊,所述第二胶囊包括第二囊体以及第二可降低粘性物质,且所述第二可降低粘性物质包覆于所述第二囊体中。当所述第二囊体被破坏而释出所述第二可降低粘性物质时,所述第二可降低粘性物质与所述第二粘胶接触,从而降低所述第二粘胶的粘性。
所述多个第二胶囊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上,且所述第二粘胶形成于所述多个第二胶囊上。
所述多个第二胶囊与所述第二粘胶混合在一起。
所述第二胶囊的颗粒大小介于5微米与100微米之间。
所述第二囊体的材料是外力可破坏材料,且所述第二可降低粘性物质是有机溶剂。
所述第二囊体通过加压、加热或是以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被破坏。
所述面板是显示面板、触控面板或触控显示面板。
因此,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易分离的电子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在粘合层中加入多个胶囊,且将可降低粘性物质包覆于胶囊的囊体中,当胶囊的囊体因加压、加热或是以特定波长的光线(例如,电磁波)照射而破坏时,可降低粘性物质就会从囊体中释出而与粘胶接触,从而降低粘胶的粘性。此时,由于粘胶的粘性降低,通过粘合层粘贴于背光模块上的面板就可以很容易地被撕除,以进行重工或更换。需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复合式胶带也可以用来粘贴其它物体,使复合式胶带可以容易地从其它物体上撕除,不以用来粘贴面板与背光模块为限。此外,粘合层中的粘胶与胶囊可以分开或是混合在一起,视实际应用而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复合式胶带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复合式胶带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复合式胶带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复合式胶带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易分离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易分离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2、3、4 复合式胶带 5、6 易分离的电子
装置
10 基材 12 第一粘合层
14 第一离型膜 16 第二粘合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8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