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低温预处理方式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7971.5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3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信;刘劲松;刘辉;郭福阳;从志会;宫殿良;金明亮;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06 | 分类号: | C12P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凤桐;周建秋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低温 预处理 方式 生产 燃料 乙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低温预处理方式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世界性的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人们在设法寻找新的能源代替石油,而乙醇是最佳选择之一。乙醇是一种具有较高辛烷值的含氧化合物,向汽油中添加5%~10%无水乙醇,其辛烷值可提高2~3,发动机不需任何改动,不会减少发动机动力,而且还有助于汽油的充分燃烧,降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及硫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乙醇是以淀粉质为原料发酵制得的可再生能源,已经在能源领域脱颖而出,并越来越显示出广阔和深远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随着乙醇市场的供求矛盾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也认识到减少乙醇工业生产能耗及环境污染的问题,是乙醇生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点工作。
传统的乙醇生产工艺的能耗很高,尤其是其高压蒸煮工段的能耗、气耗占整个生产工序能量投入的35%左右,并且由此而产生的生产冷却用水量猛增也使乙醇的生产成本增加,并且工序复杂,生产线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因此,如果以低温预处理方式生产燃料乙醇可行的话,具有很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较传统高温蒸煮工艺而言,本发明采用玉米低温处理方式生产乙醇工艺,取消了蒸煮工段和冷却糖化工段,并且预处理一部分拌料液为清液(所述清液为废醪经离心后的液相,温度80-85℃,干物质质量浓度3-6%;所述废醪为发酵成熟醪经蒸馏后排出的废液),从而大幅度降低蒸汽和水的消耗及减少设备的使用,进一步简化工艺,使劳动强度大幅下降,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发酵后成熟醪乙醇含量高,淀粉出酒率高。
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低温预处理方式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其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玉米原料粉碎成粉,玉米粉碎后的粒度为100%过40目筛;
步骤二:将粉碎后的玉米粉用水配制成粉浆;
步骤三:将上述粉浆加入酸性蛋白酶,淀粉酶,抑菌剂,调至pH4.5,将所述粉浆低温搅拌,制成预处理醪液;
步骤四:将上述预处理醪液迅速降温,加入复合糖化酶,酵母,营养盐,进行发酵。
优选地,步骤二中,将粉碎后的玉米粉用水和清液配制成粉浆,所述清液为废醪经离心后的液相,所述清液的温度为80-85℃,所述清液中干物质质量浓度为3-6%。
优选地,步骤三中,酸性蛋白酶的加入量为15-20酶活力单位/g干玉米粉。
优选地,步骤三中,淀粉酶的加入量为30-40酶活力单位/g干玉米粉。
优选地,步骤三中,所述抑菌剂为青霉素,加入量为3ppm。
优选地,步骤三中,低温搅拌温度为60-65℃,时间为0.5-1h;步骤四中,将预处理醪液迅速降温至30-35℃。
优选地,步骤四中,酵母的加入量为预处理醪液加入复合糖化酶,酵母,营养盐后所得总体系的0.2质量%。
优选地,步骤四中,复合糖化酶的加入量为400-500酶活力单位/g干玉米粉。
优选地,步骤四中,发酵时间为75-85h。
优选地,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玉米原料粉碎成粉,玉米粉碎后的粒度为100%过40目筛;
步骤二:接着与水和清液配制成33质量%干物浓度的粉浆;
步骤三:将上述粉浆中加入酸性蛋白酶15-20酶活力单位/g干玉米粉和淀粉酶30-40酶活力单位/g干玉米粉,抑菌剂3ppm,接着调节至pH4.5,在60-65℃下搅拌0.5-1h,制成预处理醪液;
步骤四:将上述预处理醪液迅速降温至30-35℃,加入占该体系0.2质量%酵母,复合糖化酶400-500单位/g干玉米粉,加入占该体系2ppm的硫酸镁,2ppm的硫酸锌,300ppm的尿素,20ppm的磷酸二氢铵,发酵75-85h,其中,该体系是预处理醪液加入酵母、复合糖化酶、硫酸镁、硫酸锌、尿素、和磷酸二氢铵后所得总体系。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进行33质量%干物的全玉米粉低温预处理,使用酸性蛋白酶和淀粉酶进行预处理,并采用SSF方法(边糖化边发酵法)发酵75-85小时后,HPLC检测成熟醪乙醇含量可达到18.7%(体积比),乙醇/甘油值为17.7(预处理pH4.1),淀粉出酒率为56.98%(质量比),大大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并且有效减少发酵过程中副产物的含量以及实现生产上的节能减排,达到国内玉米发酵生产乙醇的领先水平,具有很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79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