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程型电动汽车电池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96146.3 | 申请日: | 2012-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3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夏顺礼;赵久志;宋军;张宝鑫;阳斌;刘舒龙;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50;B60K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马佑平;王立民 |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程型 电动汽车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增程型电动汽车电池组。
背景技术
伴随着能源地不断消耗,温室效应地日益严峻,在这种背景下,全球许多汽车企业都在投入较大精力来参与电动车的研发,那么增程式电动汽车技术被认为未来电动汽车发展等重要趋势之一。
由于受到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制约,如果采用纯电模式行驶,那么行驶里程就会受到很大限制。本发明安装有一个小排量发动机,若行驶里程较短,可以采用纯电模式行驶,当电量不足时可以利用发动机工作,给电池组充电,里程较长时优势比较明显。
电池采用目前条件下市场上技术比较成熟等磷酸铁锂,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超长寿命、安全性高、环保且不需要稀有金属、充电速度快,自放电少,无记忆效应、体积小,重量轻、电池单体电压高,放电平台稳定、高能量密度等优势受到全球动力电池专家的大力推崇。
传统认为电池能量密度与燃油方式相差很大,电池需要数目较多从而导致占用空间较大、使整车质量分布不均以及冷却散热问题等导致增程型电动汽车的使用受到限制。而且,电池的功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不仅是在高温时影响电池的功率,在低温情况下,电池的功率也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解决电动汽车电池组布置影响整车质量分布、碰撞安全、电池温差过大差等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增程型电动汽车电池组,包括电池组上盖、电池组下底板、并列布置 在电池组内部的模组;电池组整体成T形安装在电动车底板下部;电池组下底板与电池组上盖连接在一起;电池组上盖设有3个电池组进风口和1个电池组出风口。
所述电池组的3个进风口分别设置于电池组前部上方以及T型电池横向部分内侧并分列于竖直部分两侧的位置;所述电池组的出风口设置于电池组后部上方;三个进风口分别从空调以及乘用仓取风,出风口处安装引风机。
电池组下底板包括电池组侧翻边、固定吊耳、模组固定支架、底板加强筋;在电池组下底板下表面设有底板加强筋,下底板上表面设有固定模组的模组固定支架,模组固定支架连接模组,模组与模组之间通过连接条连接。
电池组内还包括有加热带总成,所述加热带总成包括加热带和加热带固定支架。
模组包括模组侧外壳、模组上下盖板及在模组内安装有6个电池单体,模组内的电池单体之间电连接,电池单体顶部设有线束可以固定;
在电池进风口之间的模组上方固定支架上安装维修开关,所述维修开关设置于维修开关盖内。
在模组的侧壁及上下盖板设计有冷却和加热风道;冷却时电池组进风口处从乘用仓以及空调取风,风从模组上盖板及模组侧外壳的风道流入、再从模组的下盖板的风道流出,最后从电池组出风口流出,达到冷却电池单体的目的;加热时利用固定在模组固定支架的加热带总成发热,经过电池组出风口的风机抽风,热量经过模组盖板、模组外壳,达到加热的功能。
模组内部的电池单体纵向两侧均布有单体加强筋,保证单体在水平方向的固定,在竖直方向通过上盖定位件,保证单体不会产生相对运动。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动力电池组在保证传统燃油车车身底板以及乘用仓变化不大的基础上,合理地将T形电池组分布在底板下侧,T形前部分位于前座椅中间不占用较大空间,后部分位于后座椅正下方,由于该增程型电动汽车前部安装有传统发动机,T形电池组从而使整车载荷分布更加合理,保证了整车制动性和转向性能。
2、发明的电池组下底板带有侧翻边、加强筋、模块固定支架、固定吊耳, 有效解决电池进水、整车的强度及刚度、模组及电池组方便安装等问题。电池组下底板装有钣金支架,便于加热带固定以及模组等安装。
3、发明的电池组有三个进风口,一个出风口弥补了T形加热及散热不均缺陷,在模组固定支架正下方安装加热带,解决了电池单体在低温条件下启动对电池带来的不利影响,三个进风口可以分别从空调以及乘用仓取风,出风口处安装风机抽风,从而解决夏天散热问题。在模组的侧壁及上下表面设计有风道更加有效地解决了单体电池的加热以及冷却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池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池组壳体内部结构视图。
图3为本发明电池组底板结构视图。
图4为本发明电池组加强筋结构视图。
图5为本发明电池模组连接示意图。
图5-1,图5-2分别为本发明单个电池模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61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孔球形支撑保护剂填料
- 下一篇:一种聚四氟乙烯波纹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