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莼菜果胶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94554.5 | 申请日: | 2012-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3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 发明(设计)人: | 习向银;陈益银;罗丽娟;刘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B37/06 | 分类号: | C08B3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莼菜 果胶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特别涉及莼菜果胶的制备方法,还涉及由该方法制得的产品。
背景技术
莼菜(Brasenia schreberi J.F.Gmel)系原始花被亚纲睡莲科(Nymphaeaceae )菜属多年生淡水水生草本植物,又名马蹄草、湖菜、水葵、露葵,生长于池塘、湖泊和沼泽中。英文俗名为Water shield。原产于我国东南,现在主要生长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有沼泽的地区。目前国内种植莼菜的地区有四个,依次为杭州西湖、湖北利川福宝山、四川省雷波县马湖和重庆石柱县。它以表面裹有一层透明胶质(莼菜多糖)而堪称一绝。《齐民要术》称,“诸菜之中莼为第一”,莼菜历来和鲈鱼、菱白列为江南三大名菜,驰名中外。它是珍贵的野生水生蔬菜,含有酸性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组胺和微量元素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防癌和抗癌等功效,具有营养、医疗和保健等作用。目前,国内外对莼菜的利用仅限于直接作为珍贵蔬菜用在餐桌上,对于莼菜深加工方面的利用还很欠缺。
莼菜富含果胶,果胶含量在30%左右。果胶是一种优良基质,能抑菌增效,延长药物停留时间,促进皮肤吸收和表皮再生,保持皮肤湿润光泽等作用。因此莼菜果胶在食品、医药、精细化工业等方面有很广泛的利用前景。
因此,急需一种制备莼菜果胶的方法,其制备方法简单,有利于合理利用莼菜资源,同时为莼菜产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制备莼菜果胶的方法,工艺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成本低、除杂率高、果胶损失量小、污染少等优点,为充分利用莼菜资源奠定了基础。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技术方案为:
莼菜果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
将新鲜的莼菜洗净,然后粉碎,得预处理莼菜;
(2)浸提
将步骤(1)所得预处理莼菜与水按固/液比为1:20-30混合,调节pH至2-3,在温度为80-100℃条件下,浸提0.5-1.5小时,过滤,收集滤液;
(3)脱色浓缩
将步骤(2)所得滤液中加入脱色剂,在温度为30-60℃条件下脱色3-15小时,然后浓缩到相当于滤液体积的3-7%,得浓缩液;所述脱色剂为活性炭、双氧水或树脂;
(4)醇析
将步骤(3)所得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最终体积分数为50-80%,边加边搅拌,使果胶絮状沉淀析出,过滤,收集沉淀,再用体积分数80-95%乙醇洗涤,得莼菜果胶。
优选的,步骤(1)中,在粉碎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用温度为75-100℃的水浸泡15分钟。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用浓度为1-5mol/L的盐酸或浓度为1-5mol/L硫酸调节pH。
优选的,所述脱色剂为树脂,加入量为树脂占滤液重量的2-10%。双氧水优选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
优选的,所述步骤(4)是将步骤(3)所得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最终体积分数为70-80%的乙醇溶液,边加边搅拌,使果胶絮状沉淀析出,过滤,收集沉淀,再用体积分数为90%乙醇洗涤。
更优选的,步骤(4)之后还包括后处理:将步骤(4)所得莼菜果胶在低于60℃条件下干燥至少12小时。
更优选的,将步骤(4)所得莼菜果胶在0-60℃条件下干燥12-24小时。
更优选的,所述步骤(2)用如下步骤代替:将步骤(1)所得预处理莼菜与质量分数为0.15%-0.25%的草酸铵溶液按体积比为1:20混合,在温度为80-100℃条件下,浸提0.5-1.5小时,过滤,收集滤液。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由上述方法制备的莼菜果胶,果胶色泽好,纯度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技术方案为:
由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莼菜果胶。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公开了莼菜果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条件可控,并且成本低、制备的莼菜果胶产量高最高达17.8%;得率高,最高达35.8%;回收率最高达99.4%,纯度高、色泽好,特别是经树脂脱色的莼菜果胶,色泽呈乳白色,凝度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同浸提时间和料液比下莼菜果胶提取率随浸提温度和pH值的变化。
图2为相同浸提温度和pH值下莼菜果胶提取率随浸提时间和料液比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45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