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蒽醌加氢制双氧水的担载型钯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4069.8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9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沈俭一;赵长艳;申卫卫;李明时;黄玉安;宋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江苏金桥盐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44 | 分类号: | B01J23/44;C01B15/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氢 双氧水 担载型钯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担载型金属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钯催化剂可用于蒽醌加氢制备双氧水反应。
背景技术
双氧水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在造纸、化工、食品、环保等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随着绿色化工过程的不断发展,双氧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进而促进双氧水产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蒽醌法具有易于自动化、生产能力大、成本和能耗低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双氧水制备中的首选。蒽醌法制备双氧水的工艺主要由以下几步组成:将一定配比的蒽醌(如2-乙基蒽醌,EAQ)工作液和氢气通入氢化塔,氢化塔内装有催化剂,在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下,工作液中的蒽醌加氢生成氢蒽醌(HEAQ),再把加氢后的工作液(简称氢化液)经过气液分离器后送入氧化塔,在氧化塔内通入空气使氢蒽醌氧化生成蒽醌和双氧水,氧化后的工作液(简称氧化液)进入萃取塔中,用去离子水将氧化液中含有的过氧化氢萃取出来,得到的过氧化氢水溶液经净化处理可得到过氧化氢产品,萃取后的工作液用活性氧化铝处理后可循环使用。在蒽醌法制备双氧水工艺中,蒽醌加氢是关键步骤,关系到双氧水的收率以及生产成本。在氢化塔中,蒽醌的催化加氢反应迅速,伴随着工作液中蒽醌的氢化反应,部分蒽醌发生降解反应,且氢化降解产物随氢化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而加氢催化剂一直是蒽醌加氢催化的关键技术特征,在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工艺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可以减少蒽醌降解,从而提高工作液的循环利用率,降低生产消耗。
钯催化剂在蒽醌加氢中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且使用钯催化剂时工艺流程短,氢化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美国专利2657980,公开一种将钯化合物负载在γ-Al2O3上,再用氢气或甲醛还原的制备方法,避免了钯与SiO2的剥离问题,但催化活性不高。文献[Chin J Catal,2005,Vol.26 No.4:296;Catal Today,1999,50(2):399;Appl Catal A,2001,205(1/2):159]报道适量稀土金属氧化物的加入能抑制高温处理时Al2O3晶粒的增长,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提高金属Pd的分散度,增强载体表面碱性,提高催化剂表面的Pd浓度,减小Pd层厚度,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氢化活性。在工业上一般使用0.3%Pd/Al2O3催化剂,但其中的金属钯回收比较困难。而蒽醌是一个较大的分子,分子量超过200,若使用传统的活性炭(AC)为载体,则由于AC的孔径太小(小于2nm),分子在其中的扩散将受到影响。如使用孔径较大的介孔碳(CMC)为载体,制备Pd/CMC催化剂,可有效减缓甚至消除内扩散的影响,从而提高贵金属Pd的利用率。Pd/CMC催化剂不但具有与工业Pd/Al2O3催化剂相同的优点,还能克服贵金属Pd难以回收的缺点。只要将失活的催化剂进行焚烧,即可将载体CMC烧去,留下浓缩的Pd的氧化物,使其回收变得容易,大大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介孔碳担载的钯催化剂,该催化剂以介孔碳为载体,可使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得到高度分散,大大提高贵金属的利用率,易于回收贵金属,降低催化剂的消耗。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介孔碳担载的钯催化剂,其特点是:它由活性组分Pd和载体组成,活性组分Pd的负载量为0.1%~1wt%;所用载体为介孔碳,介孔碳的比表面积为1000~2000m2/g,孔容为1.5~2.5cm3/g,孔道直径为3~10nm。本发明催化剂中,介孔碳可以采用现有的商品,也可以现有技术制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介孔碳担载的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1)把钯液浸渍到介孔碳悬浮液中,在20~40℃温度下搅拌得到混合液;所述的钯液为可溶性钯的卤化物、硝酸盐、乙酸盐、氯钯酸或钯氨的配合物中的一种水溶液;所述介孔碳悬浮液是指预先将载体介孔碳用蒸馏水完全浸润,浸润固液比为1∶2~1∶20。
(2)用碱液调节混合液至pH=10~12,搅拌反应。
(3)加入还原剂,还原剂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0倍,升温至60~100℃,还原1~3h;所述的还原剂为甲酸、甲酸钠、甲醛、水合肼或氢气中的一种。
(4)冷却至室温,用酸液调节溶液pH=5~8,分离固体,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江苏金桥盐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江苏金桥盐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40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绑带
- 下一篇:自测活塞移动量式液压缸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