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假发用皮芯式蛋白/聚丙烯腈复合物纤维和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93494.5 申请日: 2012-10-16
公开(公告)号: CN102864521A 公开(公告)日: 2013-01-09
发明(设计)人: 李全民;杨明远;刘术佳;刘超文;鞠芳英;杨翠平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瑞贝卡纤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1F8/02 分类号: D01F8/02;D01F8/08;D01F1/10;D01D5/34;D01D5/06;A41G3/00
代理公司: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代理人: 吴干权;钱品兴
地址: 201615 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假发 用皮芯式 蛋白 聚丙烯 复合物 纤维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作假发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蛋白质、丙烯腈、聚酯和烯烃成分。

本发明还涉及该假发组合物的纺丝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假发日渐成为人们对时尚潮流和对美的一种追求。作为假发原材料的改性聚丙烯腈纤维,虽然具有较好的弹性、平滑性与鲜艳的色泽,但其不阻燃、亲肤性、透气性及吸湿性较差,与天然人发存在较大差距。

利用天然蛋白质制造再生蛋白纤维,是目前研究开发的热点,通过接枝或添加的方法可以使化学纤维具有手感柔软,吸湿透气性佳等优良的特性。例如,用蚕丝蛋白接枝聚丙烯腈用以改善聚丙烯腈纤维的性能,但是此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丙烯腈的接枝率比较低,而且纺丝原液的可纺性较差,因此研究工作进展不大。发明专利CN1412356公开了一种蚕蛹蛋白-丙烯腈接枝共聚纤维纺丝原液的制备工艺,该法使用蚕蛹蛋白作为共聚骨架分子,会使纤维力学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发明专利CN1370859A公开了一种蛋白质聚丙烯腈复合纤维及其制造方法,该方法不仅涉及到从蛋白原料豆粕中提取蛋白质的复杂工序,而且蛋白质分布于整个纤维中,使表面蛋白质含量降低,影响纤维手感及亲肤性等性能的发挥;发明专利CN1690259A公开了一种蛋白质功能性纤维,该方法使用添加蛋白质及金属元素与聚丙烯腈共混纺丝,可以提供纤维抗紫外线的性能,但是金属元素的添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或多或少不利的影响。

总的来看,要满足制造蛋白改性的似人发仿真发制品,现有技术都仍然存在一定的缺点和问题。除此之外,目前多数市售的蛋白改性假发纤维都还不具备阻燃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感好、吸湿透气性佳,燃烧特性似人发,又具有阻燃性的皮芯式蛋白/聚丙烯腈复合物纤维和制备方法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假发用皮芯式蛋白/聚丙烯腈复合物纤维,包括皮层和芯层,皮层质量:芯层质量=15:85~40:60,

a)所述的皮层由:占皮层重量百分比10~40%的蛋白质和0.05~1%的蜡类分散剂,以及其余为酰胺类或砜类溶剂,共混制得,

b)所述的芯层为:芯层重量百分比35~45%的丙烯腈、35~45%的偏氯乙烯、10~20%的烯酸酯、6~10%的磺酸基盐、0.3~4%的阻燃剂和0.2~1%偶氮二异丁腈共聚制得分子量在45000~70000的丙烯腈、偏氯乙烯、烯酸酯和磺酸基盐的四元共聚物。

本发明的复合物纤维具有皮芯复合结构。纤维皮层部分含蛋白成分,有利于对聚丙烯腈发用纤维手感、吸湿透气性的改善,纤维芯层为含阻燃剂的四种单体共聚制得,使纺出丝束不仅具有蛋白纤维手感、吸湿透气性好,燃烧性质似人发的超仿真效果,而且具有阻燃的性能,可满足发制品使用者多方面的要求。但采用皮芯复合的方法,含锑的阻燃剂被包裹在芯层,使用中不容易泄露出来,从而在保证对人体无害的前提下,达到阻燃的目的。本发明的假发用复合物纤维极限氧指数可达28~30。

上述配方还具有如下优选方案:

所述的蛋白质为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氨基酸。

所述的氨基酸为胱氨酸、谷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或苏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烯酸酯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羧酸乙烯酯。

所述阻燃剂为赤磷、磷酸酯、卤代磷酸酯及含氧化锑和多聚磷酸铵的复合型阻燃剂中的一种。

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一种。

所述蜡类分散剂包括聚乙烯蜡及聚乙二醇中的一种;

所述着色剂为颜料和/或染料,优选颜料与阳离子染料复合着色剂。阳离子染料颜色品种多,可选择余地大,但光泽太亮,不适合作为假发制品使用,采用颜料与染料的复合着色较为理想,且能大幅节省成本。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制备上述复合物纤维的皮芯纺丝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制备皮层纺丝液:将所述配比的蛋白质、蜡类分散剂、和所述的酰胺类或砜类溶剂均匀混合,

ii.制备芯层纺丝液:将所述配比的丙烯腈、偏氯乙烯、烯酸酯、磺酸基盐、阻燃剂和偶氮二异丁腈进行共聚反应,温度为45~65℃,反应得到所述四元共聚物,共聚物分子量控制在45000~700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贝卡纤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贝卡纤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34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