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假发用皮芯式蛋白/聚丙烯腈复合物纤维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3494.5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4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民;杨明远;刘术佳;刘超文;鞠芳英;杨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贝卡纤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02 | 分类号: | D01F8/02;D01F8/08;D01F1/10;D01D5/34;D01D5/06;A41G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钱品兴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假发 用皮芯式 蛋白 聚丙烯 复合物 纤维 方法 | ||
1.一种假发用皮芯式蛋白/聚丙烯腈复合物纤维,包括皮层和芯层,其特征在于皮层质量:芯层质量=15:85~40:60,
a)所述的皮层由:占皮层重量百分比10~40%的蛋白质和0.05~1%的蜡类分散剂,以及其余为酰胺类或砜类溶剂,共混制得,
b)所述的芯层为:占芯层重量百分比35~45%的丙烯腈、35~45%的偏氯乙烯、10~20%的烯酸酯、6~10%的磺酸基盐、0.3~4%的阻燃剂和0.2~1%偶氮二异丁腈共聚制得分子量在45000~70000的丙烯腈、偏氯乙烯、烯酸酯和磺酸基盐的四元共聚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物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蛋白质为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氨基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物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酸为胱氨酸、谷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或苏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物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烯酸酯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羧酸乙烯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物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磺酸基盐为乙醇磺酸钠或丙酰烯胺甲基丙烯磺酸钠。
6.制备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复合物纤维的皮芯纺丝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制备皮层纺丝液:将所述配比的蛋白质、蜡类分散剂、着色剂和所述的酰胺类或砜类溶剂均匀混合,
ii.制备芯层纺丝液:将所述配比的丙烯腈、烯酸酯、磺酸基盐、阻燃剂和偶氮二异丁腈进行共聚反应,温度为45~65℃,反应得到所述的四元共聚物,共聚物分子量控制在45000~70000,
iii.皮芯复合纺丝:将所述的皮层纺丝液和所述的芯层纺丝液通过皮芯双组分纺丝组件中纺丝成型得到凝胶纤维,其中皮芯双组份纺丝组件的凝固浴温度为0~5℃,
iv.将所述的凝胶纤维进行湿热拉伸并水洗,拉伸总倍数为10~15倍,温度为25~98℃,
v.将经过上述步骤的凝胶纤维进行干热拉伸,温度为120~180℃,拉伸倍数为1.5~2,
vi.将经过上述步骤的凝胶纤维进行热松弛处理,温度为200~220℃,松弛率控制在40~5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物纤维的皮芯纺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蛋白质粒径小于5μm,并在60~70℃下经过烘干处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物纤维的皮芯纺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的混合是在40~60℃下进行的,并且进行了脱泡处理。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物纤维的皮芯纺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剂粒径为20~500nm。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物纤维的皮芯纺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热拉伸为两道干热拉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贝卡纤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贝卡纤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34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箔片对称结构导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成本X70管线钢中厚板坯的冶炼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