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细管电泳检测蛋白多肽相互作用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90082.6 申请日: 2012-10-15
公开(公告)号: CN102890074A 公开(公告)日: 2013-01-23
发明(设计)人: 王建浩;邱琳;蒋鹏举;王车礼;夏江 申请(专利权)人: 常州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1/64 分类号: G01N21/64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卢亚丽
地址: 213164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毛细管 电泳 检测 蛋白 多肽 相互作用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分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毛细管电泳检测蛋白多肽相互作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蛋白(MHC)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编码,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细胞表面的一个糖蛋白分子大家族。MHC表面有一沟,可与外来抗原的肽链结合,将其提呈给T细胞引起免疫反应。因此研究MHC与蛋白的相互作用对于研究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非常重要。人类白细胞抗原DQ2蛋白(DQ2)是MHC很重要的一种蛋白。

生物分析技术在揭示MHC蛋白和多肽的相互作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MHC蛋白与多肽相互作用的方法主要有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SEC)(B. J. McFarland, J. F. Katz, A. J. Sant, et al. J. Mol. Biol. 2005, 350, 170-183),荧光偏振法(S. L. De Wall, C. Painter, J. D. Stone, et al. Nat. Chem. Biol. 2006, 2, 197-201),核磁共振法(L. Schmitt, J. J. Boniface, M. M. Davis, et al. J. Mol. Biol. 1999, 286, 207-218)等。然而,现在大多数的分析方法只能测量单个多肽和MHC蛋白的结合过程,而无法反应在生物体内的抗原递呈过程的复杂性—细胞内源多肽和外源抗原同时存在的这种竞争关系。

毛细管电泳(CE)具有高效、高速、微量、低消耗、操作模式多,分离方法开发容易等优点,由于具备如此多的优点以及分离生物大分子的能力,CE成为近年来发展最迅速的分离分析方法之一。尤其是将荧光检测与毛细管电泳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检测限,拓展了毛细管电泳的应用。本试验建立的多肽配体和HLA-DQ2蛋白相互作用的检测方法,克服了已有方法存在的缺陷,可满足大批量检测需要,适用范围较广,有较高的精确性及较好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对蛋白多肽相互作用检测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毛细管电泳检测蛋白多肽相互作用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毛细管电泳检测蛋白多肽相互作用的方法,首先将DQ2与凝血酶混合,切除DQ2上的αI多肽(LQPFPQPELPY,SEQ IDNO.1)。将外源多肽1荧光标记后与DQ2混合,然后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同时检测蛋白多肽复合物和荧光多肽的出峰时间及荧光强度;将SDQ2-Pep/STotal作为Y轴,以时间为X轴,得到DQ2与多肽结合的曲线。其中SDQ2-Pep是DQ2多肽复合物的荧光峰面积积分,STotal是整个电泳普通的荧光峰面积积分。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的毛细管电泳检测中,电泳缓冲液优选为25 mM硼酸缓冲液,pH9.3。所述硼酸缓冲液经0.22 μm滤膜过滤。

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同时检测不同外源多肽及不同外源多肽与DQ2的竞争关系。例如,当外源多肽为两种时,将两种不同荧光分子标记的外源多肽1和外源多肽2与DQ2混合,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分别记录两种荧光标记物的荧光变化。

将蛋白与多肽混合后,可根据毛细管电泳谱图的变化检测蛋白多肽相互作用。该方法还可以检测两种外源多肽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竞争过程。实验证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检测灵敏度高,所需时间短;可同时检测多个荧光波长,从而减少了误差,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该方法是对传统蛋白多肽相互作用检测技术进行改进,结合多波长荧光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建立的一种新的高灵敏蛋白多肽相互作用检测技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 DQ2与外源多肽相互作用示意图。

图2 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DQ2与多肽Pep2的相互作用。其中,a是Pep2的电泳谱图;b是DQ2与Pep2混合物的电泳谱图,DQ2/Pep2=1:10;c是DQ2与Pep2混合物的电泳谱图,DQ2/Pep2=10:1。激发光源λex=490 nm。

图3 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DQ2与多肽Pep1的相互作用。其中,a是Pep1的电泳谱图;b是DQ2与Pep1混合物的电泳谱图,DQ2/Pep2=10:1。激发光源λex=490 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00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