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苏糖酸或其盐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8251.2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5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溪市苏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9/10 | 分类号: | C07C59/10;C07C51/41;C07C5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211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苏糖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水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L-苏糖酸或其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L-苏糖酸及其盐属于四碳多羟基化合物。L-苏糖酸是L-抗坏血酸的代谢产物,并能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其活性,L-苏糖酸可能还具有和胰岛素协同作用的功能,L-苏糖酸作为离子的载体使金属离子易与氨基酸或蛋白质结合而被动物吸收和利用。L-苏糖酸在人体内较高的生物活性和生理作用,使得L-苏糖酸及其盐的研究越来越活跃,L-苏糖酸及其盐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L-苏糖酸及其盐通常用以维生素C和碳酸钙为原料,加入双氧水氧化反应成L-苏糖酸钙,然后根据需要再脱钙后制成相应的L-苏糖酸及其盐。为了保证原料反应完全,碳酸钙和双氧水均为过量加入,增加了后处理工序,也使得收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苏糖酸或其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定量加入金属氢氧化物成盐剂,一步制备L-苏糖酸盐,反应工艺简单,收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是一种简便高效的L-苏糖酸及其盐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L-苏糖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以L-抗坏血酸为原料,过氧化氢为催化剂,加入金属氢氧化物成盐剂,反应温度控制在0-40度,反应时间为3-6小时,去除溶液中的分子氧后,直接纯化结晶或脱盐后结晶,得到所需要的L-苏糖酸或其盐。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L-苏糖酸盐为L-苏糖酸钙、L-苏糖酸镁、L-苏糖酸铁、L-苏糖酸钠。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氢氧化物成盐剂选自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除氧方法为过氧化氢酶法和/或活性炭加热法。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L-抗坏血酸:过氧化氢:金属氢氧化物的摩尔比是:1:1.5-2.0:0.8-1.2。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结晶是以乙醇为溶剂,将乙醇加入到糖浆中加热溶解,常温结晶12小时以上,优选为20小时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以L-抗坏血酸为原料,过氧化氢为催化剂,加入金属氢氧化物成盐剂的反应为一步反应。
本发明采用金属氢氧化物成盐剂,使得L-苏糖酸盐反应更易进行,反应时间缩短,由传统的36小时缩短为3-6小时。金属氢氧化物成盐剂定量加入可以减少后处理程序,有利于提高得率。采用不同的成盐剂,可一步制备所需要的L-苏糖酸盐,改变了传统工艺先合成L-苏糖酸钙,然后脱盐再制备成其它L-苏糖酸盐的复杂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下列实施例进一步加以说明,但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将10公斤L-抗坏血酸加入200L去离子水中溶解,加入35%过氧化氢12L,控制温度不超过20度反应,缓慢加入氢氧化钙4.5公斤,控制反应温度35度,反应时间为3小时,加入过氧化氢酶去除溶液中的分子氧后,过滤,将溶液浓缩至糖浆状加入20L乙醇加热溶解,常温结晶24小时,得L-苏糖酸钙产品,以L-抗坏血酸计产率为43%,经检测,产品纯度为99%以上。
实施例2
将10公斤L-抗坏血酸加入200L去离子水中溶解,加入25%过氧化氢15L,控制温度不超过20度反应,缓慢加入氢氧化镁3.3公斤,控制反应温度35度,反应时间为6小时,加入过氧化氢酶去除溶液中的分子氧后,过滤,将溶液浓缩至糖浆状加入20L乙醇加热溶解,常温结晶24小时,得L-苏糖酸镁产品,以L-抗坏血酸计产率为31%,经检测,产品纯度为99%以上。
实施例3
将10公斤L-抗坏血酸加入200L去离子水中溶解,加入28%过氧化氢15L,控制温度不超过20度反应,缓慢加入氢氧化铁5公斤,控制反应温度35度,反应时间为5小时,加入活性炭加热去除溶液中的分子氧后,过滤,将溶液浓缩至糖浆状加入20L乙醇加热溶解,常温结晶24小时,得L-苏糖酸铁产品,产率为29%,纯度为97%。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溪市苏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兰溪市苏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8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内核防屈曲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效低硫川明参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