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联轴器内孔的等离子弧熔覆修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4986.8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5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格瑞得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13102 | 代理人: | 戴辉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轴器 等离子 弧熔覆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传动件的修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半联轴器内孔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半联轴器是广泛应用于船舶、矿山、机械、冶金等领域的一种重要机械传动件,半联轴器性能优劣以及使用寿命直接影响设备的传动性能和作业率。半联轴器工作环境一般比较复杂,传递载荷大,由于金属疲劳和环境中的粉尘、杂质、腐蚀介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半联轴器内孔容易出现磨损,在运转时将产生不平衡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导致轴齿与内齿啮合出现局部接触,引起内外齿面磨损严重,甚至还可能发生断齿及对口螺栓折断现象,从而影响机器的安全工作和使用寿命。半联轴器经常损坏调换,影响连续生产,不仅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而且增加了维修工作量。
针对磨损后半联轴器内孔的修复问题,目前常采用氩弧焊补焊工艺,但是由于补焊后内孔变形大、残余应力大,而且半联轴器内孔有严格的尺寸和形位公差要求,使得采用氩弧焊补焊修复半联轴器内孔的成品率很低,无法完全满足生产需要;另外一种常用修复工艺是采用热喷涂工艺修复半联轴器内孔,但由于热喷涂技术本身的特点,对于磨损量达到几个毫米的内孔,热喷涂涂层厚度无法满足要求,而且由于涂层与基材为机械结合,在大载荷下,内孔表面涂层容易脱落,也不能很好满足半联轴器内孔修复的工艺要求。上述修复工艺不具备良好的适应性,而生产实践迫切需要一种适应性强、操作方便,成本低的半联轴器内孔修复工艺,提高修复后半联轴器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的长时间连续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使半联轴器可连续使用,性能更好,使用寿命长,而且工艺简单,可控性强,成本低,无污染的半联轴器内孔的修复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确定半联轴器内孔磨损部位及磨损量;
2、对半联轴器的内孔进行径向、端面跳动进行损伤检查;
3、去除半联轴器内孔1~2mm的磨损疲劳层,露出新的加工面;
4、采用磁粉探伤和超声波探伤,对去除疲劳层后半联轴器表面和内部裂纹缺陷进行检测;
5、对联轴器基材成分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选取Ni55与WC合金粉末,按比例进行混合,其中Ni55合金粉末占总质量的90%~95%, WC合金粉末占总质量的5%~10%,将Ni55合金粉末和WC合金粉末放入机械式混粉器中,混合1~2小时后,得到Ni55与WC混合合金粉末;
6、将上述混合合金粉末与白乳胶按重量比为18:1混合搅拌,搅拌后的混合合金粉末具有一定粘度且无结块,然后将混合合金粉末均匀涂刷在半联轴器内孔基材表面,预涂层厚度为2~3mm,自然干燥;
7、将带有预涂层的半联轴器固定在等离子弧熔覆设备加工机床上,机床主轴匀速旋转,等离子弧对内孔表面的预涂层进行单道扫描,等离子弧熔覆的工艺参数为:工作电流为:160-180A,工作电压为:16-18V,扫描宽度为:5mm,扫描速度为:200-240mm/min,搭接率5%,喷嘴距离工件3mm,用氩气为保护和电离气体,保护气体量20L/min,电离气体量15L/min,使之半联轴器内孔表面熔覆层厚度为1.5~2.5mm;
8、对等离子弧熔覆后的半联轴进行去应力退火,温度为350~550℃,保温2~4小时,缓慢冷却;
9、对冷却后的半联轴器内孔表面熔覆层进行磨削加工;
10、对加工后的半联轴器内孔熔覆层进行表面着色探伤;
11、对半联轴器进行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检验,合格,即修复完毕。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Ni55合金粉末为60-160目。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WC合金粉末为80~325目。
在本发明中,所涉及的步骤(10)中,对加工后的半联轴器内孔表面的气孔、夹渣、裂纹的缺陷进行着色探伤,可对缺陷处局部重复进行等离子弧熔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格瑞得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格瑞得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49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洋油气井水下井口连接装置
- 下一篇:铅模打捞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