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茶的生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84317.0 申请日: 2012-10-11
公开(公告)号: CN102870905A 公开(公告)日: 2013-01-16
发明(设计)人: 卢玲 申请(专利权)人: 卢玲
主分类号: A23F3/06 分类号: A23F3/06
代理公司: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代理人: 丁秀华
地址: 223800 江苏省宿***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黄茶的生产方法,属于茶叶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在我国,茶被称为“国饮”。几千年的沉淀,使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享有盛誉。根据加工工艺及色泽的不同,我国的茶叶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六类茶叶。茶不仅仅是饮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通过品茶,鉴赏茶叶的优劣,领略神思遐想、饮茶之趣。近年来,绿茶、红茶的发展大受推广,黄茶的发展稍显落后,市面上的黄茶品种十分有限。本发明以传统名茶碧螺春为原料,修改优化加工工艺,将其制作成黄茶,使得茶叶滋味甘浓醇和,香气四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传统绿茶碧螺春加工为黄茶的生产方法,通过加工工艺的优化及严格的控制,使得所制黄茶重多酚类物质转化为可溶性多酚,同时发生异构化,使得黄茶色泽温润,滋味醇厚,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黄茶的生产方法,包括:

首先,选苏州洞庭山的茶青,选取两叶一芽经挑理后备用;

而后,将青叶均匀摊开进行热风萎凋,使茶叶失水25wt%~28wt%,再将茶叶进行热锅翻炒,使茶叶含水量降为60wt%~70wt%;

其后,将茶叶进行摊凉凉叶处理;再将茶叶进行回锅加热,锅温控制在70~80℃之间,翻炒3~4min后进行揉捻整形;

然后,送风翻炒,将茶叶水分含量降为15wt%~20wt%,而后立即熄火加盖闷黄,时间为2~3小时;

其后,通风加热,使茶叶水分含量降为10wt%~15wt%,停止通风,使温度降为常温;

然后,用足火烘焙,使茶叶含水量降为7wt%~8wt%;

最后,采用微火焙至茶叶含水量为5wt%~7wt%起锅,获得目标产品。

作为一种较佳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黄茶的生产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选取两叶一芽进行采摘;

2)萎凋:把青叶均匀波摊在竹席上,通风吹干叶面,将失水率控制在25wt%~28wt%之间;

3)热锅翻炒:在70~80℃锅中翻炒30~40min,使茶叶含水量控制在60wt%~70wt%之间;

4)凉叶:将茶叶倒入上下通风的竹匾中送风摊凉到常温,至手摸叶面无热感;

5)回锅热揉捻:将茶叶回锅加热,锅温在70~80℃之间,翻炒3~4min,揉捻整形;

6)走水:送风翻炒至茶叶含水量10wt%~15wt%起锅,锅温在60~70℃之间;

7)隔锅闷黄:走水起锅后,隔锅熄火加盖闷黄,时间为2-3小时;

8)送风烘干:通风加热,风温为25~30℃之间,锅温为50~60℃之间,使茶叶含水率降为8wt%~10wt%;

9)起锅回潮:停止通风,使温度降为常温;

10)足火烘焙:送入40℃~50℃锅中翻炒,使茶叶含水量降为7wt%~8wt%停止;

11)微火拉干:微火焙至茶叶含水5wt%~7wt%起锅,获得目标产品。

进一步的讲,所述茶青可优选采摘自苏州市吴中区东山或西山地区的中小叶种茶青。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步骤2)所述通风操作优选通过鼓风机进行。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步骤2)所述通风优选采用鼓风机通热风,风温控制在30~40℃。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步骤2)中,热锅翻炒后的茶叶是以6-8cm的厚度摊开。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步骤1)所述采摘工序优选于每年阳春三月至谷雨之间进行。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步骤1)所述采摘工序尤其优选于晴天上午9点至下午3点进行。

进一步的,前述黄茶的生产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12)包装:将目标产品摊晾开来,拣出杂物及不合格茶条,然后以包装机进行包装入成品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至少在于:通过严格控制制茶期间炒制茶叶温度与水分含量之间的关系,使得所制茶叶颜色黄润,茶汤颜色鲜亮;并且采用闷黄、回潮、拉干等特殊工艺处理,使得滋味醇厚,具有浓郁的花果香,收敛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一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该优选实施例的目的仅在于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发明,而不应被理解为形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造成了任何形式的限制。

本优选实施例涉及了一种黄茶的生产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玲,未经卢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43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