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贴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2898.6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4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樊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伟超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蔡邦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头组件的装配设备领域,具体指一种将滤光片贴装入镜头座的自动贴装机。
背景技术
现如今,摄像头的应用已非常普遍,涉及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安防产品等诸多领域,其市场需求非常之巨大。而摄像头的镜头组件往往包括滤光片,滤光片被贴装于镜头座的沉台内,由于滤光片小、轻、薄,且非常精密易损坏,在贴装入镜头座的过程中,如果定位不够精确,滤光片便无法落入镜头座的沉台内。现有的大多数厂家采用人工贴装,人工贴装需要在显微镜下操作,生产效率极端低下,且人工成本过高。因此,也有采用电子行业的贴片机进行贴装操作的,现有贴片机的操作原理是先进行CCD定位,再通过机械手安放,依此逐个进行。这种方式能基本完成滤光片的贴装,但也存在如下的缺陷:1、贴片机在贴装滤光片时,其CCD定位系统只能逐个定位,然后机械手逐个贴装,因此生产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2、贴片机的机械手动作时是高速移动并急启急停,由于惯性大,吸附在机械手上的滤光片容易发生位置偏移,导致无法落入镜头座的沉台内,生产不良率很高; 3、贴片机的价格非常昂贵,导致行业内该贴装工序因成本问题而被分割出来,增加了流通环节和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品质稳定且成本低廉的贴装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贴装机,用于将滤光片贴装入镜头座的沉台内,包括定位滤光片的导正机构,移动滤光片的移料机构,将滤光片贴装入镜头座的贴装机构,以及定位镜头座的点胶盘;其中,导正机构包括振动器以及装于振动器上的导正盘,该导正盘的上平面具有若干凹陷的定位槽,定位槽的侧壁的上部分为锥形口,用于导正滤光片,而定位槽的侧壁的下部分为柱形口,用于定位滤光片,该导正盘上还具有至少两个竖向的第一定位销孔;移料机构包括T型机械手和吸料板,吸料板上设有与各定位槽相对应的吸嘴,以及与第一定位销孔相对应的定位销,各吸嘴连接于真空源;吸料板与导正盘盖合时,吸嘴的端面所在的平面位于定位槽的柱形口位置,且与滤光片所在的平面存在间隙;贴装机构包括载物台,载物台上设有用于对吸料板的下移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块,在载物台下方还设有顶出装置,该顶出装置包括用于驱动的电机,以及由电机竖向传动的顶出部,顶出部穿设于载物台,且顶出部的上表面所在的平面与限位块的上表面所在平面平行;点胶盘放置于载物台上,点胶盘上具有与各吸嘴相对应的凹陷,凹陷用于收容镜头座,点胶盘上还设有与定位销对应的第二定位销孔。
上述贴装机的工作原理为:滤光片被放入导正盘的定位槽后,经振动器振动,滤光片沿定位槽的锥形口落入柱形口底部,使滤光片位置确定;T型机械手将吸料板的定位销对准导正盘的第一定位销孔,并完全盖合,再打开真空源阀门,使吸嘴的端面产生负压,滤光片被负压吸取时会沿定位槽的柱形口上升,直至吸附贴平到吸嘴的端面上;吸料板再由T型机械手提升并移至贴装机构,吸料板下降至限位块上表面后停止,定位销对应点胶盘的第二定位销孔,此时由顶出装置的电机传动顶出部,是顶出部上升,顶出部将点胶盘顶起,并使点胶盘上表面与吸料板的吸嘴端面平行,顶出部上升至使镜头座与滤光片接近到合适位置停止移动,而吸料板切断真空源,使吸嘴端面上的滤光片全部落入镜头座的沉台内。
上述贴装机的有益效果是:导正机构能自动对滤光片定位,且定位后的滤光片在吸嘴取料的过程中,滤光片一直沿定位槽的柱形口上升直到吸嘴的端面,吸料过程中滤光片不会发生超出公差要求的偏移,保证了取料的精确度。吸料板一次可同时吸取多片滤光片,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且对T型机械手的移动速度要求不高,不会产生移料时滤光片因惯性而偏移的问题。贴装机构的限位块以及顶出装置的顶出部使得吸嘴的端面与点胶盘上表面保持平行,同时定位销插置于第二定位销孔后保证了滤光片与镜头座位置的对应,使得滤光片能准确地落入镜头座的沉台内。该贴装机主要依靠机械结构进行定位,不仅定位精确,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贴装工序的生产不再依赖昂贵的贴片机,能有效革新镜头组件的生产流通环节,对行业产生成本和效率有提高革命性的提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正盘下方的四角分别设有竖向的导柱,导柱活动地插置于一基板上,导正盘与基板之间的导柱上还套设有弹簧。弹簧使得导正盘可相对基板弹性地活动,当吸料板盖合于导正盘进行取料时,在吸料板的压力下,可使导正盘与吸料板完全贴合,进一步提高了导正机构的平稳性和精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伟超,未经樊伟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28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