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供可伸缩功率的功率集成电路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9272.X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2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波波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供 伸缩 功率 集成电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功率集成电路,尤其涉及为多相调节器提供可伸缩功率的集成电路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专用集成电路ASICs和微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GPUs和中央处理器CPUs等)需要大电流(102安培数量级)和相对低的电压(常常小于1伏特)来完成现代信息社会所需的庞大的计算任务。这就要求用于功率配送系统的高度专用功率集成电路系统在提供所需电流的同时提供低电压。
为了分析更大更复杂的数据集,需要为执行计算功能的处理器提供更多的计算功率。为满足这一强烈需求并提供更多的计算资源,具有几何增长晶体管密度的微处理器已经生产出来,在很多计算机中开始普遍采用多个微处理器内核。
超线程(Hyperthreading)技术不仅已经允许在计算任务中高效利用多个处理器内核,而且为避免信号干扰,需要额外的晶体管相位管理。此外,随着计算资源的容量继续呈指数增长,计算节点的功率损耗也呈指数增长。这些增长速度打造了一个行业。但是由于相数和电流需求不同,微处理器不同时代的功率需求不能采用相似的电路板来适应。因此,新处理器的每一代几乎都要伴随新的电路来满足功率需求,新处理器的引入与实施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与时间。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为微处理器提供可伸缩功率的功率集成的电路,该功率集成的电路能够定制地调整,为当前或下一代的各种处理器提供可伸缩的功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为多相调节器提供可伸缩功率的功率集成的电路及方法,能够在电流需求和相数改变时,不必改变芯片布局即可适应性地提供可伸缩的功率。
在本发明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提供可伸缩功率的功率集成电路,包括:模块化主芯片;一个或多个从属芯片,与模块化主芯片并联耦接;以及其中模块化主芯片检测电流负载所吸收电流量,并通过改变对提供至电流负载的可伸缩电流量起作用的有效从属芯片的个数,控制提供至电流负载的可伸缩电流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提供可伸缩功率的方法,包括:检测电流负载所吸收电流量;通过改变耦接至模块化主芯片的有效从属芯片个数,调节提供至电流负载的最大可伸缩电流量;为模块化主芯片和从属芯片调节具有一个或多个相移的一个或多个交错的时钟信号;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相移的一个或多个交错的时钟信号来驱动模块化主芯片的输出模块和每个有效从属芯片的输出级,以调节由输出模块输出的电流和由输出级输出的电流;将由输出模块输出的电流和由输出级输出的电流联合在一起,产生提供至电流负载的可伸缩电流;以及其中每个有效从属芯片与模块化主芯片并联耦接;其中模块化主芯片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相移的一个或多个交错时钟信号自动控制模块化主芯片和每个有效的从属芯片,为电流负载提供可伸缩电流。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特性与优点,同时也为了优选模式的应用,将根据以下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可伸缩的功率集成电路系统中的功率管理电路的布局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可伸缩的功率集成电路系统中的功率管理电路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为电流负载提供可伸缩功率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撰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思想,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说明书所描述的特定的特征可以与其它可能的排列、组合中的特性进行组合。
除非有专门的限定,所有的术语都应当给予最宽的可能性理解,这样的理解可以是来自说明书中所提及的意思,也可以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意思或是字典、论著中所定义的意思。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提供可伸缩功率的功率集成电路包括模块化主芯片和若干个与模块化主芯片并联耦接的从属芯片。其中模块化主芯片用于检测电流负载所吸收电流量,并通过改变对提供至电流负载的可伸缩电流量起作用的有效从属芯片的个数,控制提供至电流负载的可伸缩电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92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