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基因探针组合物及试剂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69222.1 | 申请日: | 2012-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8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程涛;竺晓凡;胡林萍;张丽;缪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 地址: | 30002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急性 淋巴细胞 白血病 基因 探针 组合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因探针组合物及试剂盒,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基因探针组合物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血液疾病,其特征为外周血中存在大量的类似于淋巴母细胞的未成熟白细胞,这些异常细胞也可在骨髓,淋巴结,脾脏和其它器官中发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约占80%,发病率高峰在3岁至7岁之间,该病也可发生于成年人,约占所有成年白血病的20%。在急性白血病中,恶性细胞失去成熟和定向分化的功能,恶变细胞迅速分裂并取代正常细胞。当恶性细胞取代正常的骨髓成分时即发生骨髓衰竭,由于正常细胞的数目急剧减少,患者变得容易出血和感染。
目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病原因仍不清楚。辐射、某些毒素,如苯和一些化学试剂,可能和该病的诱发有关。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染色体和某些基因的异变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例如:TEL/AM1基因融合是由t(12;21)染色体易位引起的。这种基因重排最常见于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荧光原位杂交法的检出率为21%,而常规细胞遗传学的检出率仅为0.05%。这种基因易位有较好的预后,但可能有复发。TEL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常有缺失,虽然在细胞遗传学上不可见,但可引起12p12-13的杂合子缺失(LOH)。这个缺失和TEL/AM1易位有关。TEL和AML1基因均编码转录因子,但TEL在骨髓造血中是必需的。TEL/AML1易位引起几乎完整的AML1蛋白和TEL的一部分相融合,是引发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原因之一。
PAX5也是一种转录因子。PAX5编码B淋巴细胞特异的激活蛋白,在淋巴细胞分化的早期表达,该蛋白在淋巴细胞分化早期具有重要调节作用。PAX5基因位于染色体9p13区域。T(9;14)(p13;q32)易位引起的PAX5基因转录异常,会引起淋巴瘤。
P16基因位于染色体9p21。而9p21的缺失存在大量肿瘤之中包括10%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并且其发病率在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更高。这一区域有很多研究,发现荧光原位杂交法检出9p21缺失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90%含有抑癌基因P16(CDKN2A)的缺失。该基因抑制CDK4和CDK6两个激酶,控制细胞周期从G1到S期的转换。这一细胞周期控制功能的破坏引起突变细胞的增值。
IKZF1(Ikaros family zinc finger protein 1)是一种具有锌指结构的重要的人体蛋白质。IKZF1在造血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它的缺失可引发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IKZF1是一种抑癌基因,该基因的缺失和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最近的研究发现,在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和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急淋变过程中,包括IKZF1基因缺失在内的其他遗传学改变与BCR-ABL1易位起了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TEL,AML1,PAX5,P16和IKZF1这5种基因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基因探针组合物及试剂盒,可以用于确定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分子病理类型,判断病情预后,指导个体化治疗,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监测病灶复发和转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基因探针组合物,包括TEL基因探针,AML1基因探针,PAX5基因探针,P16基因探针和IKZF1基因探针。
优选地,所述的基因探针组合物包括:
TEL基因探针:RP11-654E9(UCSC genome browser);
AML1基因探针:RP11-77G18(UCSC genome browser);
PAX5基因探针:RP11-243F8(UCSC genome browser);
P16基因探针:RP11-97A22(UCSC genome browser);
IKZF1基因探针:RP11-663L2(UCSC genome browser)。
上述基因探针组合物中所涉及的基因探针均为经过荧光素标记的探针。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TEL、AML1、PAX5、P16、IKZF1单个基因探针制备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92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