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及发动机、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65627.8 | 申请日: | 2012-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0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管伟;罗毅;姚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处理 系统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及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及发动机、车辆。
背景技术
柴油氧化型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与颗粒氧化型催化剂(particle oxidation catalyst,POC)技术是目前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发动机后处理方案,DOC与POC串联接在涡轮增压器后面的排气管上,发动机废气先经过DOC被氧化,然后在经过POC将颗粒转化。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氮(NO)在DOC中分别被氧化为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氮(NO2);发动机废气中的碳烟(Soot)在POC中与在DOC中生成的NO2反应生成CO2和NO;然后再排放到空气中去。但是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定技术障碍。
由于DOC和POC一般一起封装,且体积较大,受安装空间限制,其通常离增压器距离较远,使DOC内反应温度降低,DOC对CO、HC、NO的转化效率也降低。如果发动机长期在低速低负荷下运转,POC中可能会聚集大量SOOT。由于CO和HC起燃温度较低,DOC中未被处理的CO和HC可在POC中充当助燃剂,使得大量聚集的Soot在某一时刻,例如发动机工况变化后,与突如其来的NO2剧烈反应,短时间会散发大量的热量,使POC存在烧毁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及发动机、车辆,以解决CO、HC和NO氧化效率较低,以及由此可能带来POC烧毁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排气管上的二级DOC和POC,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涡轮增压器与二级DOC之间的排气管上的一级DOC。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DOC设置排气管上靠近涡轮增压器废气出口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DOC设置在排气管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DOC封装在排气管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DOC的直径为90mm、93mm或98mm。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DOC的长度为50mm或75mm。
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在涡轮增压器与二级DOC之间的排气管上设置一级DOC,提高CO、HC和NO转化效率,可降低POC烧毁的风险,提高废气颗粒转化率。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发动机。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发动机的车辆。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一级DOC 12、二级DOC 2、POC 3、排气管 4、涡轮增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在于:为解决CO、HC和NO转化效率较低,以及由此可能带来POC烧毁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该系统在涡轮增压器与二级DOC之间的排气管上设置一级DOC,提高CO、HC和NO转化效率。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排气管3上的二级DOC12和POC2,还包括设置在涡轮增压器4与二级DOC12之间的排气管3上的一级DOC11。
这样则可以将部分CO、HC在一级DOC11中提前进行氧化,由于一级DOC11较一级DOC12离增压器涡轮废气出口的距离近,距离越近,废气温度越高;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CO、HC的转化效率越高。这样可以降低由于CO和HC在POC2中的助燃,而使得大量聚集的Soot在POC2中与NO2剧烈反应带来的POC2烧毁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56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笔记本电脑用防尘散热器
- 下一篇:防尘笔记本电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