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电动驻车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9780.X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8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袁军伟;沈吉;黄波;陈华;罗大国;陈勇;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4 | 分类号: | F16H6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郭海彬;范晓斌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动变速器 电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变速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电动驻车机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汽车关键总成之一的变速器,在汽车的动力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汽车变速器根据换档方式的不同分为手动和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由于使用方便,已经是变速器发展的一种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而驻车机构是自动变速器中防止车辆滑行的一种安全装置,使汽车能可靠而无时间限制地停驻在一定位置甚至斜坡上。
目前,汽车变速器驻车机构多采用机械式结构,一是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和降低故障率,再就是其工作性能稳定。但是,传统机械式结构的驻车机构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以下缺陷:首先是占用的空间大,使得变速器结构无法趋于紧凑,进一步使得汽车跟不上现在汽车轻量化发展的趋势;另外,驾驶者在挂入驻车档过程中会有冲击感、换档不顺畅,致使换档品质不高;再有,机械式结构要采用各式各样的焊接、铆接方式进行定位,加工工艺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紧凑的电动驻车机构,采用电磁控制,使得操控快速准确,解决了机械式结构的驻车机构占用的空间大、致使换档品质不高以及加工工艺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电动驻车机构,包括可相互啮合的驻车棘轮和驻车棘爪,所述驻车棘爪的第一端铰接在自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驻车棘爪的第二端与固定设置在自动变速器壳体上的电磁阀连接;
在所述电磁阀通电的条件下,所述驻车棘爪的第二端脱离所述驻车棘轮;在所述电磁阀断电的条件下,所述驻车棘爪的第二端与所述驻车棘轮1啮合。
可选地,上述的装置中,所述驻车棘爪与自动变速器壳体之间设有辅助锁定装置,所述辅助锁定装置和电磁阀均能使所述驻车棘爪的第二端绕铰接点转动。
可选地,上述的装置中,所述辅助锁定装置为设置在所述铰接点处的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第一端作用在驻车棘爪上,第二端作用在自动变速器壳体上。
可选地,上述的装置中,所述驻车棘爪是通过回转轴铰接在自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扭转弹簧套装在回转轴上。
可选地,上述的装置中,所述电磁阀的一端设有阀杆,所述阀杆能在其轴线方向做往复运动并与所述驻车棘爪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装置中,所述阀杆一端弯成直角,使得阀杆整体呈“L”形,所述阀杆弯折的部分与所述驻车棘爪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装置中,所述驻车棘爪的第二端开有滑槽,所述阀杆弯折的部分位于所述滑槽内。
可选地,上述的装置中,所述滑槽位于驻车棘爪另一端的远离驻车棘轮的一侧。
可选地,上述的装置中,所述电磁阀是通过线束的接插组件与车辆换挡器相连,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电路的开关集成在车辆换挡器中。
本发明至少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电动驻车机构结构简单,只需要用电磁阀和安装在相对位置的辅助锁定装置即可完成驻车或不驻车,大大缩小了安装空间,使得变速器结构趋于紧凑,满足汽车轻量化的要求;
2)、本发明通过电磁阀直接控制驻车棘爪与驻车棘轮的分开从而解除驻车状态,操控快速准确,使得驻车机构响应迅速敏捷;
3)、本发明辅助锁定装置采用扭转弹簧,结构简单且节约成本,通过扭转弹簧直接控制驻车棘爪与驻车棘轮的啮合从而实现驻车,同样快速准确;
4)、本发明的电磁阀和扭转弹簧都是与驻车棘爪直接连接,中间不需要其他传力部件,使得整个驻车机构的加工工艺变得简单,利于生成装配;
5)、本发明电动驻车机构的控制器是直接集成在换挡器中,当换到驻车挡即P档时,控制器控制驻车机构驻车,当换挡器离开停车挡后,控制器控制驻车机构解除驻车状态,方便快捷;
6)、本发明电动驻车机构的驻车方式安全合理,驻车状态是在电磁阀电源断开的情况下通过扭转弹簧的作用力来实现,当汽车电路出现故障或电瓶没电时也不影响驻车,避免滑车导致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图2的右视图,也是与图5相对的,当驻车棘轮与驻车棘爪处于啮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与图4相对,是驻车棘轮与驻车棘爪处于脱离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接插组件的A向示意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97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成本的非接触式有源卡片数据播种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衣袖车缝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