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头汽车防撞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5607.2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2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家全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21/0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400037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头 汽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头汽车防撞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和运行的大客车、货车等汽车大多数为平头车。现有的平头车的防撞措施一般都是在车前端设置一些简易的防撞设置,比如加设保险杠、防撞栅栏等。这种防撞措施只能对预防车前部变形起作用而对驾驶员的防撞效果作用极小,对于车体其它部位基本上没有任何防撞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实现整车防撞的平头汽车防撞装置,安全性能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平头汽车防撞系统,包括车体,车体上的主梁,及车体前部的挡头,其中,还包括设于车体上与所述挡头固连的辅梁,该辅梁与所述主梁之间具有一沿汽车前进方向设置的缓冲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辅梁上连接有一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上设置一触发机构,该触发机构与汽车挡头上的雷达测距测速机构信号联接。
所述主梁和辅梁均为槽钢机构,其中,辅梁部分滑动设于主梁内;在所述辅梁和/或挡头上设置有一支撑阻挡机构。
所述缓冲机构为多个串联和/或并联的缓冲单元。
所述缓冲单元包括与所述辅梁铰链连接的弹簧座,与所述主梁固连的弹簧,该弹簧设于所述弹簧座内。
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辅梁通过齿条啮合连接,且在所述辅梁上的齿条上具有马达回位机构。
所述支撑阻挡机构包括与地面作用的棘爪,及与该棘爪连接的棘爪定位机构和棘爪回收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挡头上连接的辅梁与汽车中后部的主支撑-主梁之间设置一缓冲机构,当汽车前部即将要与其它汽车或固定物相撞时,开启缓冲机构,使得撞击后的挡头力传递至辅梁上,通过辅梁与主梁之间的缓冲机构来实现主梁上的防撞减振,进而实现汽车中后部,以致整个汽车的整体防撞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中平头汽车的主梁、辅梁、挡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平头汽车相撞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如图1至图3所示的平头汽车防撞系统包括车体13,车体13上的主梁2,及车体13前部的挡头1,其中,还包括设于车体13上与所述挡头1固连的辅梁3,该辅梁3与所述主梁2之间具有一沿汽车前进方向设置的缓冲机构。
本发明中的主梁2可直接使用平头汽车自带的主梁,或者在汽车自带的主梁外或内再重新固定设置车梁来充当主梁2,该主梁2与汽车的车体13固连于一体;而辅梁3与汽车的挡头1连接。在汽车与其它汽车或固定物发生碰撞时,主梁2与辅梁3之间两两相向运动,由设置在主梁2与辅梁3之间的缓冲机构进行缓冲,使得由汽车挡头1传递到辅梁3上的碰撞力在该缓冲机构上衰弱递减,当传递至主梁2时,该碰撞力递减为零,或者递减到最小,来达到车体13中后部的防撞性能,也即是整车防撞性能。
当汽车在正常行驶或工作过程中,所述缓冲机构应该被锁定,即不起作用。本发明在所述辅梁3上连接有一锁定机构7,该锁定机构7上设置一触发机构11,该触发机构11与汽车挡头1上的雷达测距测速机构12信号联接。具体地,所述锁定机构7为一与所述辅梁3通过齿条齿条啮合连接的运动机构,当齿条齿条相互啮合时,所述辅梁3由该锁定机构7固定定位,进而使得缓冲机构不起作用,保证车体13的正常作用。当需要所述缓冲机构工作时,需要所述锁定机构7上的齿条啮合分开,使得辅梁3处于自由状态。所述触发机构11与设于汽车的挡头1上的雷达测距测速机构12信号联接,通过该雷达测距测速机构12来监控汽车与其它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及相对的车速,根据设定的值来控制触发机构11,使得锁定机构7处于非锁定状态。所述触发机构11可以通过机械方式、也可以通过液压方式、还可以通过电磁等方式进行触发,本例中,该锁定机构7为一中部设有铰链支点的支杆,在所述锁定机构7远离齿条的一端的垂向方位上设置一液压气缸来实现锁定机构7的触发状态。在该触发机构11上所述锁定机构7的相对面上还设置有一复位件,比如弹簧,通过弹簧的张力或收缩力来实现锁定机构7的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家全,未经李家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56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物品新的防伪包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喷墨印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