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动轴驻车制动的三轮摩托车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8513.2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7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承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承勇 |
主分类号: | B60T1/06 | 分类号: | B60T1/06;B60T7/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轴 制动 三轮 摩托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轮摩托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动轴驻车制动的三轮摩托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三轮摩托车的驻车制动,是在三轮摩托车停车后,操纵手刹操纵杆,通过控制设置于后轮的制动器对摩托车后轮进行驻车制动,防止三轮摩托车在斜坡路面停车后自动溜车和在外力做用下移动,以保证三轮摩托车驻车后的安全。但是,由于现有的三轮摩托车的驻车制动与行驶制动是共用设置于后轮的制动器,常常会出现驾驶者驻车制动后,在重新开车时忘记完全解除驻车制动,从而造成三轮摩托车在刹车片处于摩擦状态下行驶,导致刹车片磨损严重,影响行车制动效果,使三轮摩托车的行驶安全性降低,埋下重大交通事故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传动轴驻车制动的三轮摩托车,它通过在三轮摩托车后桥的减速器壳体与传动轴之间安装一制动器,制动器的制动调整臂与设于三轮摩托车驾驶座旁的驻车制动操纵杆通过控制拉索连接,在驻车时通过该制动器对传动轴进行制动,防止停车后溜滑,并且能够防止开车时忘记完全解除驻车制动,造成三轮摩托车脚刹的刹车片磨损严重,影响行车制动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三轮摩托车包括有向后轮传递动力的后桥总成,以及将发动机动力传递给后桥总成的传动轴,后桥总成上减速器的角齿输入轴可转动地支撑于减速器壳体通过轴承与减速器壳体的端盖轴承座配合,角齿输入轴的一端外伸出端盖轴承座,所述减速器壳体与传动轴之间安装一制动器,所述制动器的制动毂固定连接在一旋转体上,该旋转体通过万向节联轴器与传动轴相连,旋转体与角齿输入轴的外伸端周向固定连接,制动器的底板固定连接在减速器壳体上,底板上安装的制动蹄位于制动毂腔内,制动器的制动调整臂与设于三轮摩托车驾驶座旁的驻车制动操纵杆通过控制拉索连接。
所述角齿输入轴的外伸端与旋转体通过花键配合连接,角齿输入轴的轴端用螺母定位。
所述角齿输入轴的外伸端与旋转体通过单键配合连接,角齿输入轴的轴端用螺母定位。
所述旋转体通过一连接盘与制动毂和万向节联轴器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盘上设有中心让位孔和多个安装孔,连接盘轴向两端的端面上分别设有装配定位止口。
所述制动器的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端盖轴承座上。
所述制动器的底板上设有控制拉索的固定支架。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使本发明三轮摩托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后桥总成的减速器壳体与传动轴之间安装一制动器,所述制动器的制动毂固定连接在一旋转体上,该旋转体通过万向节联轴器与传动轴相连,旋转体与角齿输入轴的外伸端周向固定连接,制动器的底板固定连接在减速器壳体上,底板上安装的制动蹄位于制动毂腔内,制动器的制动调整臂与设于三轮摩托车驾驶座旁的驻车制动操纵杆通过控制拉索连接。当三轮摩托车停止行驶熄火后需驻车时,通过操纵驻车制动操纵杆让制动器形成刹车制动状态,使传动轴不能转动,由此控制由传动轴驱动的车轮也不能转动,实现驻车制动。并且由于本发明三轮摩托车是通过安装在后桥总成的减速器壳体与传动轴之间的制动器实现驻车制动,将驻车制动与行驶制动的制动器分开,解决了现有三轮摩托车驻车制动与行驶制动共用一个制动器存在的弊端,可以避免安装在后轮的行车制动器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严重磨损,使行车制动的制动效果得到保证,行车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所述旋转体通过一连接盘与制动毂和万向节联轴器固定连接。采用连接盘来连接旋转体、制动毂、万向节联轴器,能够使旋转体、制动毂、万向节联轴器之间的装配连接方便容易。装配时,将旋转体与减速器的角齿输入轴装配固定好后,再将旋转体与连接盘和制动毂通过螺栓连接,然后才将万向节联轴器与连接盘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这样能够保证角齿输入轴与旋转体轴定位的螺母的方便安装,同时也使旋转体的造型得以简化,降低制作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三轮摩托车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P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制动器的安装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连接盘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B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承勇,未经刘承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85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转发动机的改良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轮毂夹具